以下是一些关于帝尧的传说故事:
1 帝尧出生:
- 帝尧的母亲是庆都,父亲是帝喾。传说庆都在河边与帝喾变的神龙结合,怀孕十四个月后,生下了帝尧。帝尧刚开始被封于陶地,后来又改封到唐地,所以也被人称作“陶唐氏”或“唐尧”。
2 制定历法:
- 在帝尧的时代,人们对农时非常重视,但缺乏准确的历法指导生产。于是帝尧任命羲和等官员负责观测日月星辰,制定历法。羲仲、羲叔、和仲、和叔被派往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确定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等节气,将一年定为 366 天,每 3 年置一个闰月,用闰月调整历法和四季的关系,使农业生产有了准确的时间依据。
3 后羿射日与尧的治理:
- 传说尧在位时,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导致大地干旱,庄稼枯死,百姓苦不堪言。同时,还有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等怪兽为害人间。尧派后羿将那些野兽杀死,并射落了九个太阳,为民除害。人们对尧的举措十分感激,更加拥戴他为天子。这也体现了帝尧关心百姓疾苦,积极治理天下的形象。
4 禅让帝位:
- 帝尧年老时,需要选择继任者。他认为自己的儿子丹朱凶顽不可用,便与四岳商议,请他们推荐人选。四岳推荐了舜,说舜很有孝行,家庭关系处理得十分妥善,并且能感化家人,使他们改恶从善。尧决定先考察一番,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从两个女儿那里考察他的德行,看他是否能理好家政。舜和娥皇、女英住在妫水河边,依礼而行事,二女都对舜十分倾心,恪守妇道。尧又派舜负责推行德教、总管百官等,经过三年各种各样的考察,尧觉得舜成熟可靠、能够建树业绩,于是将帝位禅让于舜。
5 访贤问道:
- 帝尧为了更好地治理国家,经常外出访贤问道。传说他曾前往汾水北岸的姑射山,拜访四位有道之士,向他们请教治国之道和人生哲理。这四位有道之士分别是方回、善卷、披衣、许由,他们都给了帝尧很多有益的建议和启示。
6 尧井传说:
- 传说帝尧时期,人们饮水困难。帝尧便带领百姓四处寻找水源,最终在一个地方发现了一股清泉。帝尧为了方便百姓取水,命人在泉眼处挖掘了一口井,这就是著名的尧井。井水清澈甘甜,解决了百姓的饮水问题。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帝尧的功绩,在井边修建了尧庙,并将这口井保存了下来。
以下是一份帝尧的大致历史年表:
- 约公元前2377年:帝尧出生,姓伊祁,名放勋。父亲为帝喾,母亲是陈锋氏女庆都。
- 公元前2364年(13岁):被封于陶地(今山西临汾市襄汾县陶氏村)。
- 公元前2362年(15岁):辅佐兄长帝挚,后改封于唐地(今山西太原),号陶唐氏。
- 公元前2357年(20岁):帝挚在位未做出政绩,尧代挚为天子,定都平阳(今山西临汾)。
- 在位早期:
- 团结亲族,考察百官,协调各国关系。
- 设立谏言之鼓,让天下百姓尽其言;立诽谤之木,让天下百姓攻击他的过错。
- 尧在位若干年后:
- 天下洪水泛滥,尧询问官员谁可治理水患,四岳举荐鲧,尧虽认为鲧不可靠,但在四岳坚持下,任用鲧治水,鲧治水九年,没有取得成效。
- 命羲氏、和氏等人制定历法,派羲仲居住在东方的旸谷观察太阳东升规律以定仲春;派羲叔居住在南方的交趾观察太阳运行以定夏至;派和仲住在西方观察太阳变化规律指导百姓秋获秋种以定秋分;派和叔住在北方观察太阳向北运行规律指导百姓冬藏以定冬至。通过观察太阳和星体的规律变化推测出一年有三百六十六天,用闰月来校正春夏秋冬四季。
- 公元前2287年(在位70年):再次询问四岳谁可以治理天下,四岳举荐了在民间因孝行闻名的舜,尧决定先考察舜。
- 公元前2286年 - 公元前2284年(考察舜三年):
- 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以考察舜的德行,舜和娥皇、女英相处和睦,恪守妇道。
- 派舜负责推行德教、总管百官、处理政务,舜都处理得十分妥当,深入山林也未因暴风雷雨迷路误事。
- 公元前2283年(正月初一):尧在太庙举行禅位典礼,正式让舜接替自己。
- 公元前2255年(让出帝位28年后):帝尧逝世,安葬于谷林(今山东省鄄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