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1 / 2)

暖房外飘着股淡淡的甜香,还夹杂着微微的炭香,金盏翻动着手里的玉米,不时的往上面撒些调味料。

刚吃饱的胤祈胤祚眼巴巴瞅着,奈何金盏得了康熙的命令,不许再给二人吃的,金盏只能忍下心不去看他们。

另一边康熙带着匆匆而来的大臣称玉米,看到和自己不相上下的惊呼,康熙满意的点点头,示意胤礽为大臣们解释一番。

“这些是孤大哥特意让人从南边寻的良种,名为玉米,耐寒高产,做法也颇多,这次便简单做了些给各位大臣尝尝鲜。”

众臣早早就被烤玉米的香气吸引,偏偏又不知道是什么东西,这会听了太子的话,这才恍然大悟。

梁九功叫人传了膳来,做的还是方才康熙他们用过的那几样,康熙父子几个已经用过了。

康熙笑道:“众位爱卿可觉得这玉米如何?”

御膳房的手艺十分好,再加上嫩玉米本就香甜可口,众臣用的十分满意,又晓得这产量极高,自然一个劲的说好。

挖完春笋的胤祈挤到了大人堆里,“汗阿玛,这玉米的种子可是我找了好久,寻的最好的种子,这点种子可不够分。”

胤礽笑眯眯道:“大哥不用担忧,汗阿玛在温泉庄子上种了许多,除了送进宫的,剩余的都留下做种子。”

胤祈这才放下心来,随即又忍不住得意起来,南边种的玉米又小又少,到了他手上却能种的又大又好,果然他还是有金手指的。

没错,胤祈还惦念着金手指,香皂滑铁卢后,他就忍不住开始捣鼓别的东西,虽然还没弄出来,但玉米是实打实种了出来。

用完玉米宴,康熙带着胤礽同群臣开始商议推广事宜,种子是从南边来的,那就意味着那边早早种了玉米,但产量过于低,所以没能推广开。

胤礽提议道:“汗阿玛,大部分百姓都未听过玉米,若强行让百姓种玉米,恐引起反抗,不如先选个下县,种上一年试试。”

康熙明白胤礽的顾虑,这种子是胤祈发现并种下的,若强行让百姓种下却欠收,胤祈的名声极有可能受损。

佟国维道:“太子殿下说的有理,只是下县土地贫瘠,只怕种不出多高的产量,不如上县中县下县各选一个。”

佟国维话音刚落,纳兰明珠就站了出来,对康熙恭敬道:“佟大人所言有理,臣亦有个提议,这新粮种是从乾清宫出来的,不如挑选一位阿哥主持此事。”

纳兰明珠的话让众臣变了脸色,这事分明就是个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无论谁得了这个差事,那便是板上钉钉的功劳。

索额图眼珠子一转,“即是太子殿下提议的,不如就交给太子殿下练手,京城周边的村镇也不少。”

纳兰明珠恶狠狠瞪了纳兰明珠一眼,“大阿哥身子骨不好,太子殿下尚年幼,不如交给二阿哥来办。”

不出意外两党人又吵吵起来了,就为了哪位阿哥揽下此事吵得乾清宫房顶都要掀了起来,康熙额角的青筋微微暴起。

他总算知道几个儿子为何水火不容了,有这些个奴才在一旁煽风点火,再好的兄弟也会被挑拨成仇人。

“够了!”康熙屈起手指轻轻敲了敲桌子,“此事交给曹寅去办,几位阿哥年纪尚小,读书为重。”

天色渐暗,胤祚恋恋不舍的从乾清宫离开,跟在身后的小太监提了几个食盒,里面全是今日御膳房用玉米做的菜,胤祈让他顺带给胤禛带上一份。

回永和宫前,胤祚专门转道去了阿哥所一趟,送完东西又在胤禛院里玩了一会,才慢腾腾回了永和宫。

刚到门口,胤祚就看见守在门口的德妃,迈着小短腿跑到德妃跟前,扬着小脸道:“额娘,我给你带了好东西,这个是给七弟带的。”

德妃早听说了儿子在乾清宫发生的事,也得知万岁爷赏了个庄子给胤祚,这会子见着儿子,德妃打心底里高兴,搂着儿子亲香了好一会。

“额娘的好孩子,你可真给额娘争气。”

胤祚趁德妃不注意,偷偷往嘴里塞了块玉米烙,方才在乾清宫被盯的紧,一口多的都没吃上。

一旁的乳母忙抢走胤祚手里的饼子,“阿哥可不能多吃,方才在乾清宫里已经吃的够多了,当心夜里难受。”

胤祚小嘴一撇,直接嚎出了声,吓得德妃慌了手脚,抱着儿子对着乳母呵斥道:“该死的奴才,六阿哥也是你能管的?滚出去跪着。”

乳母噗通一声跪在地上,一面哭一面为自己辩解,“六阿哥方才跟万岁爷用过膳了,奴才担忧阿哥吃多了难受,奴才是好心为阿哥着想。”

德妃哄着儿子连眼皮都未抬一下,不一会,便有两个小太监拖着乳母出了正殿,压着乳母跪在院子里。

胤祚脾气上来谁也哄不好,噼里啪啦砸了一大堆东西,躺在榻上又哭又闹,急得德妃心里直骂方才那个乳母。

屋内闹得鸡飞狗跳,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