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洪武大帝见永乐大帝(1 / 2)

朱瞻基站在营帐门口,目光在朱元璋和朱标之间游移,此刻他的大脑是一片空白的。若非慕斯云及时解释,他恐怕还无法立刻将这两位先祖带到已经没有多少时间朱棣的病榻前。

此刻营帐之内,朱棣的气息微弱,他的心中充满了难以言说的遗憾。他此刻喃喃自语:“爹,儿子非乱臣贼子,实乃不忍见大明衰败于朱允炆之手啊。”此刻张辅站在床边看着朱棣,脸上流露出深深的悲伤。

此刻营帐的帐帘被掀开,朱瞻基引领着朱元璋和朱标来到朱棣的床前。朱元璋望着这位即将离世的儿子,心中的怒火已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哀伤。他轻声说道:“老四,你辛苦了。”

慕斯云见状缓步上前,手中拿着从系统那薅来的三根神秘的续命香,轻轻拍了拍朱瞻基的肩膀。朱瞻基回头,看着慕斯云和慕斯云手中的香眼中充满了疑惑。接着慕斯云把手中从系统那薅来的三根神秘的续命香交给朱瞻基低声说道:“去找一个香炉,点燃这三根香,放在你爷爷的床头,它能为他争取三炷香的时间。”

朱瞻基闻言急忙接过香,快步离开营帐,不久便带着一个简易的香炉返回。他将香点燃,放置在朱棣的床头。随着香烟缭绕,朱棣突然从昏迷中惊醒从床上爬了,他惊讶地看着床边的朱元璋和朱标,以为自己已经到了地府。

慕斯云在一旁见状冷静地看着朱棣开口说道。

“永乐大帝,你只有三炷香的时间,时间一到,你照样会死,有什么未了事快点解决。”

朱棣闻言紧紧抓住朱元璋的手,急切地开口说道:“爹,我不是篡位者,是建文帝逼我走上这条路的!爹你知道我这些就连觉也不敢,一入梦就是你和大哥在奉天殿指着我是一个篡位者。”

此刻朱元璋闻言只能安抚着朱棣,并且用语言表示自己理解他的苦衷并认可他的政绩。同时朱标也出声安慰朱棣,表示不怪他夺位并将建文帝朱允炆拉出来为朱棣抱不平。一炷香后三人坐下,就在这时徐达走进帐中,朱棣热情地邀请他共饮。慕斯云趁机将朱瞻基带出帐外。

随即,四人坐下,此刻徐达走了进来看着老年朱棣不知道说什么,接着老年朱棣招呼徐达坐下接着让人去取御酒和小菜,慕斯云见状将朱瞻基拉出大帐。

此刻,大帐外面,朱瞻基朝着慕斯云行礼开口说道:“晚辈朱瞻基谢过先生了却爷爷最后的心愿。”

“不用这样,再说按照辈分你是我的老祖宗,我哪里当得起仙人这个称号啊!”慕斯云闻言搀扶开口说道。

“不过让这位永乐大帝在临死之前,和自己家人吃一顿饭,总比病死在床上带着遗憾离去强!”接着慕斯云看着大帐开口说道。

此刻在帐外,朱瞻基闻言感激地向慕斯云行礼:“多谢先生了却爷爷的心愿。”

慕斯云见状谦虚地回应道:“不必多礼,按照辈分你算是我的先祖,我怎能不尽力相助。”

伴随三柱香燃尽,慕斯云和朱瞻基回到帐中,此刻朱棣在朱元璋的搀扶下安然离世。

接着朱元璋看着朱瞻基说道:“听说你二叔三叔与你父亲不和?”

朱瞻基闻言点头回答道:“是的,太祖。”

朱元璋闻言决定亲自出面调解:“走,我家老四家的好圣孙,我陪你去见见他们。老四管不了的事,就由我这个亲爷爷来管。”

此刻营帐内慕斯云看着徐国公开口说道:

“徐达,字天德。濠州钟离县(今安徽省凤阳县东北)人。元末明初名将,明朝开国元勋。徐达出身农家。元朝末年,徐达参加了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为淮西二十四将之一。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在鄱阳湖之战中大败陈友谅。次年,被任命为左相国。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麾师攻取淮东,并于两年后攻克平江,灭张士诚。旋即出任征虏大将军,与副将常遇春一同挥师北伐。至洪武元年(1368年)攻入大都,推翻元朝的统治。此后连年出兵,打击元廷残余势力,收取山西、甘陕,大破扩廓帖木儿等,唯有岭北之战因孤军深入致败。洪武六年(1373年)后长期留守北平,训练士卒,推行屯田,修浚城防,巩固边防。累官至太傅、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兼太子少傅,封魏国公。洪武十八年,徐达在南京病逝,享年五十四岁。朱元璋追封其为中山王,赐谥号‘武宁’,赐葬钟山之阴;又为他御制神道碑文,允许其肖像功臣庙,配享太庙。”

“呵呵,洪武十八年吗?也就是我只剩三年的时间了吗?慕总管我历史上是不是死于背痈!”此刻徐达似乎猜到了答案开口问道。

慕斯云闻言并没有言语表示默认,而徐达见状也是一脸的自嘲开口开口说道:“呵呵,我也是没想到,我不是死于战场,而是因为背痈死在家里!呵呵,真是讽刺啊!”

慕斯云和徐达留在帐中,慕斯云对徐达说:

“徐将军,你的历史自己了解,你在北洋山庄愿意尝试一下治疗背痈吗?”

徐达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