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孙十万!启动!(1 / 2)

消息如春风拂过草原,瞬息间,刘耀于南阳大败曹操的捷报便如野火燎原,迅速传遍江东每一个角落。

周瑜闻讯,眼中精光一闪,仿佛早有预料般,他振臂一挥,令下早已蓄势待发的雄师,如同被唤醒的巨龙,开始了轰轰烈烈的集结。

孙权闻此大捷,喜不自胜,面上洋溢着难以掩饰的振奋之色。“公瑾,此乃天赐良机!你率精锐之师,直取庐江,我则亲自挂帅,誓要攻克寿春。你我两军,如双龙出海,左右夹击,定能让曹军陷入绝境,一溃千里!”

孙权一脸兴奋地说道:“刘耀小儿以区区数万之众,竟能逆转乾坤,挫败曹贼十五万大军,其智勇可见一斑,曹军也不过是一只纸老虎而已。”

“如今我领兵十万,虽兵力占优,曹军定然不是我的对手,此番出征,不仅要胜,更要胜得漂亮,让天下人皆知我江东之威!”

周瑜的眉宇间不经意间蹙起一抹忧虑,他轻声道:“主公,您亲自披挂上阵,此举似有不妥之处啊。”

孙权闻言,面色微敛,一抹不易察觉的威严悄然浮现于眉宇之间,他沉声问道:“哦?公瑾莫非以为,我孙权便无领兵之能?”

周瑜见状,连忙躬身施礼,言辞恳切:“主公息怒,臣绝无轻视主公武略之意。只是江东基业,全系于主公一身,您需居中调度,总揽大局,方能确保万无一失。此等北上征伐之事,何不交由程普、韩当、黄盖等老将统率,而主公您则坐镇江东,运筹帷幄,调动后方资源,以策应前线,如此方为上策。”

昔日,江东英主孙策,正值风华正茂,却不幸遭遇暗箭之祸,其源起皆因一桩战略抉择的波澜。

彼时,孙权年少气盛,亲率精锐直指徐州,欲展宏图,不料遭遇徐州名将陈登之阻,其智勇双全,令吴军铩羽而归。

孙策闻讯,忧心如焚,不得已亲赴丹徒,欲调集大军以挽狂澜,未曾想,这一程竟成了他壮志未酬的绝响,于途中遭奸人暗算,壮志陨落。

此事之后,周瑜心如刀绞,深知权位之争,暗流涌动,遂暗自发誓,誓不让孙权再涉险境。他心中暗忖,若当初非主公亲临,而遣一裨将代之,或许可避此无妄之灾。

然而,孙权心性坚韧,不为众议所动,他目光如炬,直视周瑜,言道:

“公瑾之言,孤铭记于心。此番,孤意已决,必亲征以雪前耻。然,孤非孤军奋战,特命韩当、黄盖两位老将担任副帅,辅以张昭先生运筹帷幄,孤与诸公并肩,定能克敌制胜,万无一失。”

周瑜轻启朱唇,语调温婉却字字千钧:“主公,您贵为江东之主,未曾亲身涉足那硝烟弥漫的战场,亦未尝军旅生涯之艰辛与不易,此等重负,恐非您身体所能轻易承受。”

孙权闻言,眼神坚定如磐石,不容置疑地回绝:“吾心已固,志在必得!请勿再劝,以免动摇军心。”

言罢,他目光灼灼,仿佛已预见胜利的曙光,继续道:“昔日刘耀以微薄之众,竟能令曹操雄师铩羽而归,其智勇可见一斑。如今我坐拥雄兵十万,岂有攻不下寿春之理?此乃天命所归,势在必行!”

周瑜深知主公意已决,再劝亦是徒劳,遂心生一计,欲以战略调整来保障大局。

“既如此,主公睿智非凡,周瑜愿退而求其次,与主公共谋大计。曹操于南阳之战时,已将张辽这等虎将调至前线,此人勇猛无双,实乃我军劲敌。”

“不若主公亲率精锐,直取庐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稳固后方。而某则领兵前往巢湖,待时机成熟,两军合击,共克时艰,岂不美哉?”

孙权有些不太高兴的冷哼道:“哼,公瑾休要多言,我管理江东多年,用人之道,不会逊色于你。”

“这样吧,我步步为营,待你攻下庐江之后,我们兵合一处进攻淮南?如何?”

周瑜无奈只能点了点头。

……

数日之后,晨曦初破晓,孙权巍然屹立于旗舰之巅,衣袂随风轻扬,目光如炬,穿透薄雾,扫视着麾下那浩荡无垠的十万水师,战舰如龙,破浪斩风,气势恢宏。两岸青山如黛,江水滔滔,映照着他胸中翻涌的壮志豪情。

忆往昔,他统御江东,耳畔时常回响着暗流涌动的轻蔑——言他不过一介守成之君,说他是鼠辈。

难比兄长孙坚昔日纵横天下的英姿。那些话语,如同锋利的冰刃,虽不见血,却足以刺痛心扉。

而今,时机已至,曹操败退南阳,淮南之地,兵力骤减,犹如空门大敞,正待英雄去闯。孙权心中暗誓,此番亲征,非为逞一时之勇,而是要以铁骑银槊,向世人宣告:他孙权,非池中之物,亦非苟安一隅之辈!更不是鼠辈!

他深知,此行不仅关乎疆土之扩张,更是对自我尊严与能力的终极证明。

刘子仪昔日之壮举,他孙权亦能成就,甚至超越。

于是,他下令起航,鼓声震天,旌旗猎猎,十万大军随他一同,向着那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