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三哥好俊的骑术。”
“不愧是金陵十三郎,李三哥果然是名不虚传。”
……
李恒曾经骑着心爱的宝马,仅仅用了一个时辰,在玄武湖绕了十三圈。
因此,得名金陵十三郎,他的记录至今没有人打破。
李恒看不顺眼朱樉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自从朱樉当上锦衣卫都指挥使以后,曾经下令不准人在城里飙马。
李恒骑着快马,熟练的绕过了一个又一个障碍物。
眼看即将到达终点时,李恒在马背上表演了一个托马斯回旋,引得周围一片叫好声。
李恒一脸得意地看向朱樉,他伏在马背上,用手抓起了地上的绕圈障碍立起的木棍,朝着朱樉方向扔了过去。
虽然隔得远,木棍在朱樉身前一丈就落了下去。
不过示威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李恒双手高举,即将迈过终点时。
朱樉朝着何福使了一个眼色,何福会意,朝着马场的考官那边走去,何福在考官面前耳语了几句。
考官点了点头,他一抬手。
边上的两名士卒拿起一根绳子用力一拉,终点前的沙子里突然冒出一根拒马。
拒马上没有尖刺,不过毫无防备的李恒就这样直直的撞了上去。
李恒身下的坐骑撞在拒马上,直接一个侧翻,滚进沙堆。
马背上的李恒幸好跳马跳的早,才没有被战马压在身下。
不过他摔了一个狗吃屎,李恒好不容易从地上爬起,从嘴里吐出一大口沙子。
他冲着朱樉大骂道:“朱老二你居然玩阴的,你还要不要脸?”
朱樉抱着手好整以暇,嘴角露出微笑。“常言道兵不厌诈,到了战场上,你还指望敌人跟你讲仁义道德?”
一听这话,李恒直接气的跳脚,要不是真的打不过朱樉,他高低要冲上给朱樉来上两拳。
排在李恒后面的汤鼎,见到这一幕,直接苦着脸走上前对朱樉说道:“二爷,一会儿,老汤我上去,你可千万别给我突然来这一手啊。”
朱樉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放心吧,老汤,以你的骑术绝对到不了终点前的。”
听到朱樉这话,汤鼎一脸苦笑,他的骑术在勋贵子弟里是出了名的烂。
汤鼎走回考场内,骑着坐骑出发了。
果不其然,跟朱樉预料到一样,汤鼎刚来到第二关——绕杆子,就撞倒了十根木杆,最后被淘汰出局。
朱樉站在台上,看着千余名武官子弟考完骑术,已经是接近傍晚黄昏了。
主考官何福拿着记录成绩的红册,上前宣布道:“本次骑术考核,合格者十六人,无一人完赛。”
听到这个结果,台下响起一片惊呼声。
士卒们纷纷用不敢相信的眼神看向台上,那些平日里在他们面前高高在上的武官老爷们,没想到会这么拉跨。
这个结果在朱樉的意料之中,他故意加大了好几倍的考试难度。
其实如果没有他的横插一杠的话,李恒应该能够完赛。
完成了骑术考试以后,朱樉就宣布散场。
……
第二天,一大清早。昨天累了一天的武官子弟们,还没缓过劲来。就听到营房外的战鼓声响起。
大教场上,高台上的何福宣布道:“我宣布今日考试的内容是步射。”
武官子弟们一个个排着队,去选择武器架上的长弓。
武器架上摆满了一石弓、两石弓、三石弓,武官子弟们一个个都变成了苦瓜脸,他们平日里都用五斗、六斗弓,让他们开一石弓不是要他们的命吗?
果然,武官子弟们很有默契的选择了一石弓,至于两石弓、三石弓几乎无人问津。
考官让每人领取十枝箭矢,然后在他们面前摆好了三个箭靶,分别是四十步,八十步还有一百二十步。
要求是四十步射中靶心,八十步要中箭靶,能中一百二十步箭靶者为优秀。
考试从天亮进行到了天黑,结果看的朱樉目瞪口呆。
何福拿着红册,在朱樉面前低着头,一脸惭愧地说:“有一半的人拉不开一石弓,能中四十步靶者十之一二,能中八十步靶者百中一二。射中四十步靶心者不到百人。”
朱樉的脸色阴沉了下来,步射,他可没有加大难度,严格按照《大明会典》执行,没想到考校下来,千余人的武官子弟里,接近了百分之九十的不合格。
可以想象历史上的靖难之役,李景隆就是带着这样一帮“部下”,去跟朱棣的精锐边军硬碰硬,那不是一碰就碎吗?
原本以为李景隆这帮勋贵二代是演的,他万万没想到这帮人是真菜。
朱樉宣布散会,随后一言不发的走回了营帐。
……
第三天的骑射,武官子弟们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