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知非被朱青背到静思居的时候,里头的人正忙成一团。
汤圆在院里晾衣裳;
李不言正把晏三合从厢房里抱出来。
晏三合一抬头,愣住了。
这人,怎么又来了?
这人说谎不用打腹稿:“得了二两冬虫夏草,给你送来,但最主要还是来听听水月庵的事。”
我看你是闲的!
晏三合见他脸色很白,心软几分,下巴朝树下一抬,“朱青,把你家那好管闲事的爷,放那里。”
谢知非眉一挑,“不得了了,这是贵客的待遇,爷何德何能?”
“三爷想多了,这是伤残座。”李不言笑。
“嗯,三爷占一个伤,坐得理直气壮。”
谢知非拍拍朱青:“放我下来。”
“我去给姑娘再搬张竹榻来。”
汤圆搬出竹榻,把两位伤残人士安顿好,又赶紧去沏茶,端出几盘瓜果点心。
又见二人都是一额头的汗,于是拿过一把扇子,站在二人身后,左边扇两下,右边扇两下。
这时,李不言把一只胭脂盒递到晏三合手里。
晏三合看一眼朱青:“朱青,把门掩上。”
“是!”
谢知非偏过头,好奇问,“哪来的?”
晏三合没作声,只是将胭脂盒放在手里,颠过来、倒过去的看。
李不言拿回来的包袱里,一共就装三样东西。
一套衣裳,一双绣花鞋,还有就是她手里的这只胭脂盒,里面的胭脂遇水而化,现在就剩下一个空壳子。
她和李不言从来不用这种东西,能知道的……
晏三合把东西递过去,“三爷看看这胭脂盒,是最近几年的款式,还是从前的?”
“三合,我是正经人。”
谢知非身上疼得越厉害,笑得越邪气,“正经人谁研究这东西?”
晏三合:“正经人也不勾栏听曲。”
“晏三合,这事儿你得听我好好解释。”
谢知非一脸委屈,“虽然我勾栏是勾栏了,听曲也是听曲了,但是……”
“别但是。”
晏三合脸一肃:“这东西很重要,你快帮我看看!”
“哪来的?”
谢知非收起了不正经,又问了一遍。
“静尘死前用过的,和那套衣裳一道,被扔进了河里,不言下河捞的就是它。”
身后的扇子突然停住了。
两人同时回头——
只见汤圆脸色惨白,眼珠子定定的,三魂好像去了两魂。
谢知非咳嗽一声:她还什么都不知道吗?
晏三合眨了下眼睛:嗯。
谢知非又咳嗽一声:这丫鬟已经是你的人,多少也该让她知道一点。
晏三合:自己悟!
谢知非把盒子拿过来,低下头去看,“……这样式不太像是现在的款式
。”
晏三合:“现在是什么款式?”
“我是正经男人,不太懂这些。”
三爷又澄清了一下自己后,道:“回头我帮你找个懂行的人问问。”
“确定懂。”
“不仅懂,而且很懂。”
“那便谢了。”
晏三合指着竹竿上的那套衣裳,“三爷再看看它,怎么是一块一块拼接出来的?”
三爷一进院子就细看过了,“这是一套水田衣,又名百衲衣。”
“水田衣?”
“是用各色零碎布料拼接而成,因整件衣服织料色彩相互交错,形如水田而得名。”
谢知非接着道:“太祖夺天下后,口袋里没银子,咱们先皇后也是个节约的,就将这些杂色布头缝成衣裳,给公主、宫妃穿。
后来就在京城的大姑娘、小媳妇中流行起来。”
“这衣服常见吗?”
“从前不常见,现在倒是常见的。”
“这话怎么说?”
“宫里流出来的东西,一开始都是流向高门大族,达官贵人;慢慢的,才会传到百姓那里。”
“这水田衣什么时候在百姓中传开来的?”
这?
这他哪知道?
谢知非眉头紧皱,想了想,冲朱青看过去。
朱青知道爷这一眼的深意,忙道:“我这就去把人请来。”
谢知非想着父亲的叮嘱,忙道:“从前门光明正
大的走,不用避讳。”
“是!”
朱青刚走几步,想想不对,又折回来:“爷,我走了你怎么办?”
“什么怎么办?”
谢知非瞪眼:“晏姑娘,李姑娘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