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再下一城(1 / 2)

在广袤无垠的平原上,两股庞大的势力如同两座巍峨的山岳,遥遥相对。

一边是罗马帝国倾尽国力,东拼西凑而来的三十万大军,他们身着各式铠甲,手持闪亮兵刃,队列整齐,气势磅礴。

而另一边,则是韩信以战养战逐渐壮大起来的四十万大军。

这四十万大军中,二十万是历经战火洗礼的精锐步兵与骑兵,而剩下的二十万,则是令人闻风丧胆的大雪龙骑,他们身着雪白战袍,骑乘着高大的战马,随时准备席卷一切阻碍。

两军之间,是一片空旷的战场。

双方将领都站在各自军队的最前列,直视着对方。

罗马帝国的皇帝身着华丽的战甲,手持象征权力与荣耀的长剑。

而韩信,则是身着一袭简单的战袍,手持一柄古朴的长枪。

随着韩信的一声令下,中路铁骑如潮水般涌出,他们骑着高头大马,身披重甲,手持长枪利刃,以雷霆万钧之势向罗马军队发起了冲锋。

他们犹如一把锋利的尖刀,直指罗马军队的心脏地带。

马蹄声轰鸣,尘土飞扬,整个大地都为之颤抖。

然而,罗马军队并未因此而慌乱。

他们早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只见罗马军队的步兵迅速集结成坚固的防线,他们手持长矛与盾牌,紧密配合,形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铜墙铁壁。

同时,罗马的轻骑兵也在两翼迅速展开,准备对韩信的骑兵部队进行包抄与反击。

韩信的骑兵部队在冲入罗马防线后,立刻遭遇了顽强的抵抗。

罗马士兵们凭借着出色的战斗素养与坚定的意志,与韩信的骑兵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

长矛与长枪在空中交织成一片密不透风的网,每一次碰撞都伴随着金属的轰鸣与士兵的怒吼。

面对中间冲锋受阻的困境,韩信并未表现出丝毫的慌乱。

战场上的形势瞬息万变,任何一刻的犹豫都可能导致全局的崩溃。

于是,他迅速调整策略,果断地号令左翼与右翼的骑兵同时出击,意图通过分散罗马军队的注意力,寻找新的突破口。

随着韩信的命令下达,左翼与右翼的骑兵如同两道闪电,分别从两侧呼啸而出。

他们骑乘着战马,手持锋利的兵刃,以惊人的速度向罗马军队发起了冲锋。

面对韩信两翼骑兵的猛烈攻势,罗马军队迅速做出了反应。

他们一边加强中路的防守,防止韩信再次发动集中冲锋,一边调集兵力,对两翼的骑兵进行顽强的抵抗。

罗马的步兵与轻骑兵紧密配合,形成了一道道坚固的防线。

尽管韩信的骑兵部队勇猛无比,但在罗马军队顽强的抵抗下,他们很快也陷入了苦战。

两翼的骑兵虽然给罗马军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但始终未能形成有效的突破。

罗马军队凭借着战术上的配合,逐渐稳住了阵脚。

面对这一不利局面,韩信的眉头紧锁。

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在韩信的军事生涯中,从未遇到过如此强大的对手。

但很快,韩信敏锐地观察到了罗马大军指挥体系中的一个关键弱点。

尽管罗马军队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但他们的指挥方式却存在着巨大的漏洞。

韩信注意到,罗马大军的三个主要部队步兵,骑兵和弓箭手各自为政,其将领只能指挥自己所属的部队,就算是罗马帝国的皇帝也指挥不了其他人。

这一发现让韩信眼前一亮,他立刻意识到,这正是可以利用的宝贵机会。

因为韩信的大军和大雪龙骑都是根据个人能力,来决定能否胜任。

他一个人就可以号令战场上的任何方阵。

韩信意识到,自己正可以利用这一点,来从罗马大军的内部将其击破。

只见十万大雪龙骑一股脑地冲向罗马大军,而罗马的三只军队也在积极联合抵抗。

就在双方军队激战正酣,战场局势难分伯仲之际,韩信突然下令,全军撤退。

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瞬间打破了战场的平衡,让整个罗马大军都陷入了短暂的惊愕与混乱之中。

罗马军队的将领们面面相觑,心中充满了疑惑。

他们无法理解,为什么韩信会做出如此反常的决策。

难道是大雪龙骑已经疲惫不堪,无力再战?还是韩信另有图谋,故意示弱以诱敌深入?

然而,无论是哪种情况,罗马军队都来不及深究。

他们只能迅速调整阵型,准备应对大雪龙骑可能发起的新的攻势。

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大雪龙骑并没有像往常那样发起冲锋,而是真的在撤退,而且速度极快,仿佛是在逃离战场一般。

这一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