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 她知道哪里有汤泉(2 / 3)

顾瑶对他们叙旧的内容越发好奇,只回到院里听赵嬷嬷说完,她难得皱起眉头。

就是再寻常不过的对话,赵盛山从中想到什么了?

还是说他听陆婉华说起往事,他突然想到自己还有记挂的青梅……们?

她将自己这有些不着调的猜测一说出来,就换来陆景之无奈又失语的目光。

“在姑姑面前不要乱说,她这几年敏感又……自卑,你们小心些,别好心办坏事,反而让她难堪又无措。”

他一再的提醒,顾瑶知道陆婉华的现在多思又敏感的性子,认真的应了声好。

“那玻璃改进的方子递上去,陛下可是说过要给你什么好处吗?”

她突然想到此事,开心的凑上去,财迷又官迷的模样让陆景之手痒得忍不住在她头顶拍了下。

“不是刚升了两级,你可知这两级旁人要花多少年?”

他这是帮皇帝来堵悠悠众口,他这两次晋升都太过突然快速,让朝中不少人心中都有质疑和不满。

就算是掌着生杀大权的皇帝,也不能任性到不在意朝臣的想法。

所以,这份玻璃改进的方子是他递上去,为皇帝解围的。

让朝中大臣以为这个方子,他早已经私下里呈交给皇帝。

虽然不少人对这道方子没太多反应,但心中却是知道其中的分量。

所以,用这道方子换来连升两级,旁人就算心中依旧不服不满,但质疑和怨气却是会消散大半。

顾瑶听他说起这其中的制衡,仰头看着他唇角恬淡的笑容,总觉朝中挡了他路的一些大臣,未来一定很可怜……

那片矮山山底一定有汤泉,这是顾瑶和陆景之细细看过后得出的结论。

京中那些来看过这片矮山的世家,其中一定有人看出过内情,只因汤泉在山底,开凿多有不便,所以便放弃了。

马车很快便行至陆景之交代的方位,这边都是农田,六月天草长莺飞,正是好时节。

几人下了马车就站在路边,看着不远处长至半人高的庄稼,眼中全是好奇。

顾瑶前世没有下乡种过地,对田地中的情况并不熟悉。

倒是陆景之小时曾跟陆瀚海到处跑,同不少田庄中的人打过交道,对庄稼有着一点浅显的了解。

“陆大人陆夫人,咱们这边最常见的就是麦子和黍子,这边地里都是的。”

他不知他们为何要来这里,见他们好奇的打量路两侧的庄稼,忙笑着上前笑着解释起来。

陆景之嗯了声,淡淡出声问道:“这边收成如何?”

“收成挺好的,咱们通州镇的庄稼年年都不错,这边的土养庄稼,陆大人若是要置办田产,可以多考虑咱们这里。”

顾瑶被他说得忍不住发笑,这个韩牙子倒是会抓紧一切机会给自己寻赚银子的机会。

陆景之嗯了声,垂眸同顾瑶对视,两人皆是微微摇头。

那矮山下的汤泉怕是在地底,不然这边的庄稼也不会没受分毫影响。

将心思从汤泉中收回,两人都有些兴致缺缺,对这边的田庄也没了兴致。

顾瑶想到后世里,京城附近确实有一条汤泉带,但这条汤泉带在京城北边的镇子上,出了京城马车行程要走上一个多时辰才能到。

心思被汤泉勾起,她就想到了后世的水世界。

若是在这边建一些简单讨巧的水上器具,再单独划分成男子区域和女子区域,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般想着,她对在通州镇置办产业就没了兴致。

马车上同陆景之提了几句后,陆景之抿唇看了她许久,最终只紧紧捏着她的手说了声,“我先让四喜去打探,有消息咱们再过去。”

“好,都听你的。”

知道他又陷入某种担心,她只用力回握着他的手,用无声的动作来让他明白自己的心意。

韩牙子失落又有着些许庆幸的离开了。

还好这些贵人好脾气,不然钱旺贵那个蠢货这次就害惨他了。

那片破山头,他自己抱着当好东西去吧!

他以后再给他带贵人过去,他就改姓钱!

他们回到客栈,陆婉华听黄筠筠说起在矮山上的经过,也跟着格外气愤。

倒是赵盛山一直有些魂不守舍,让顾瑶几人都有些好奇他们离开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赵嬷嬷知道她的心思,趁着将安儿交到她怀里的机会,小声说了句。

“刚刚赵统领和姑奶奶说了不少以前在安阳府时的事情。”

说起从前,那不就是……叙旧了?

可既然是说起从前,怎么陆婉华没什么变化,倒是赵盛山恍惚起来了?

顾瑶心中更加好奇,但现在也不是多嘴多问的时候,她抱着安儿在他不满的嘟哝中小声解释他们刚刚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