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以黄筠筠的名义送了帖子过去。
她本以为庞氏今日不会过来,却是没想到百日宴的那一遭对庞氏好像没什么影响。
“吴老夫人,您能来真是太好了。”
她笑着迎上去,客套话说得真诚不做作,让庞氏也瞬间笑起,尚书夫人的仪态端得极稳。
等她将人引到姜氏她们所在的包间,几人眼中的惊讶都是一闪而逝,接着就起身过来寒暄。
顾瑶虽还有些看不透庞氏今日过来的目的,但生意人嘛,以和为贵,能不同尚书府结仇自然再好不过。
这一日的酒楼中几位热闹,不少没收到请帖的府里也来了下人想要预定包间。
酒楼中的火热场景从中午一直延续到晚上,顾瑶几人回到府中狠狠的睡了大半日才算是缓过劲来。
正盘算着该如同同太后提茶楼重新开业的事,安阳府送来的书信就落到了她的手上。
她看着齐仲林的书信,对齐家的重视很是满意。
陆瀚宇虽然也很满意这门亲事,但书信中隐晦的提及了马家人很可能不会善罢甘休,让顾瑶一定要看好陆星然,不要放她回安阳府。
马家人这些年来行事越发的肆无忌惮,他很怕陆星然回去后会不小心着了他们的道。
收到消息的陆瀚宇和马氏无比欢喜,齐家那边齐仲林和冯氏也很开心。
他们一直惦记陆家的姑娘,教养好不说又沾亲带故,现在能将人娶进门,不论是对齐元洲的仕途还是对他们齐家的后辈都极好。
毕竟,母亲的教养直接决定了子女的品行。
“父亲,这门亲事好啊,太好了,要不我去趟京城吧,只让母亲在京城张罗是不是显得咱们齐家不够重视?”
冯氏越想越是觉得自己应该主动去京城,之前要跟吴家联姻的时候他们可是全家都去了京城。
现在也不能厚此薄彼,不然日后陆星然想起这些岂不是心里会有疙瘩?
“也好,”齐仲林捻着胡须,想了片刻说道:“晚一点给老大送信,让他也往京城赶,咱们全都过去,聘礼也一并过去,你同你母亲就留在京城,等张罗完元洲的亲事再回来。”
虽说他们的本家都在安阳府,但齐元洲在翰林院假期不算富裕。
而且他们日后要在京城生活交际,婚事在京城办对他们日后也有好处。
不过,这些这些也只是一点盘算,具体要如何操办还要跟陆家人商量过再决定。
如果陆瀚宇想在安阳府风风光光的嫁女儿,他们就在安阳府办婚礼。
齐仲林和陆瀚宇的书信几乎是同时从安阳府发出。
而此时的顾瑶正带着三个妹妹还有黄筠筠一起,最后检查着酒楼中的种种布置。
酒楼明日就要重新开业,有着满月宴、百日宴换来的交口称赞,顾瑶没再如当初在安阳府时那样,费尽心机的去做各种宣传。
他们的酒楼本就在众人的期待中,城外的庄子里暖房也在施工准备。
有了石炭的大楚,冬日取暖已经比从前好了太多太多。
“瑶姐姐,咱们的酒楼日后一定会宾客盈门。”
黄筠筠从前对经商没太多兴趣,毕竟出身富贵的她也不需要为了钱财而耗神。
但认识了陆家人,发现了经商的乐趣后,她心中也跟着生出期待。
心中小算盘打的噼里啪啦,已是在幻想着抱着银票在花心父亲面前显摆是种怎样的感觉。
顾瑶坐在窗边看着街市上人来人往,心中的满足只停留片刻就骤然消散。
太后的那间茶楼她还没想好要如何调整,没想好要不要照搬安阳府那边的模式。
等酒楼顺利开业,她要再想办法进宫一趟了。
“走吧,咱们今晚好好歇息,明天还要在楼里招待宾客。”
发出去了那么多请帖,相信收到请帖的众人一定不会错过酒楼的开业。
到时他们都有的忙了。
黄筠筠同顾瑶几人分别上了各自的马车,看着马车在路口分开,她心中突然生出一道念头。
若是她能早些同陆恒之成亲就好了……
成了亲,她就可以同她们一道回陆府,而不是她一个人孤零零的回侯府。
这道念头转瞬即逝,她回到府里只叽叽喳喳的同赵氏说起酒楼马上就要再次开业的欢喜。
因着在安合宫中,她同娴妃一直在想办法护着顾瑶。
顾瑶在同黄筠筠定协议的时候坚持五五分账,拒绝了她之前提的二八分账。
顾瑶缺银子也不缺银子,她要赚钱是想做更多的事。
她不同黄筠筠斤斤计较,此举落在赵氏眼中就觉这位陆夫人很会行事,也很有眼色。
她看重的不是酒楼的分成,而是顾瑶的态度。
毕竟她的宝贝女儿是要嫁入陆家的,陆家没有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