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碗送进房中,每人身旁都摆了一碗。
热水冲入激出清郁茶香,瞬间就霸道的将房中各个角落占满。
齐仲林眉心轻跳,震惊的侧身去看桌上的白瓷茶碗。
“这茶你是从何处寻来的?”
他这些年走南闯北,去过不少地方,盛产名茶的茶庄茶山他几乎都去过。
齐家也有茶山,他这些年一直没放弃寻找茶树,也寻到过一些。
但那些他们精心培育的茶树制成的茶叶,同此时这份相比……算了,还是不比了。
他这一瞬间动了无数念头,最后又悉数压下。
顾瑶来时就知他看到茶叶,就一定会问来处,所以抬手指了指陆景之。
“是景之托人寻来的,每年可以交给茶楼百斤。”
这么极品的茶叶居然能有百斤,齐仲林的心又跳了跳。
他好想要一株茶树!
郑氏端起茶碗轻抿了一口,清冽的甘香荡在口腔里,让她好半晌没能回过神。
“真是好茶,太好了。”
有这样的极品,难怪他们敢将茶楼开在偏远的街市里。
只凭这份茶叶就不愁茶楼生意。
屋中人全都端着茶碗默默喝着,一碗茶喝完,齐仲林这才放下茶碗,又问了句。
“我听说,你还准备在茶楼旁再开一间饭庄?”
“是,图纸已经画好,只等茶楼翻建好,饭庄那边就会开工。”
现在木料和人手都不够,当然,顾瑶手上的银子也不够,所以只能先建茶楼再建饭庄。
陆家的厨娘这一年里,莫名就让很多人牢牢记住。
郑氏之前尝过一次,回来后赞不绝口。
齐仲林虽然没有尝到但也知道饭庄一旦开起来,生意同样不会差。
有这样一个茶楼和饭庄在那里……他突然就明白了顾瑶为何要将那附近的铺子盘下了近半数。
他深吸口气,“瑶儿,三七巷那边可还有转手的铺子?”
“有,应该还有三四间,就是价格有些高。”
那几间铺子比他们入手的都要大一些,东家又不是非卖不可,所以要价一直很高。
他们也好,赵天桦那四家也好,都默契的没有接手这几家。
不过他们嫌贵,对家大业大的齐家而言却不是问题。
齐仲林点头,正想问那几间铺子的具体位置,就被郑氏再次打断。
“好了,好了,今天是瑶儿同景之来府中看咱们,你这拉着人家问东问西算怎么回事?
“行了,你们去前院吧,我们要跟瑶儿说些私密话。”
郑氏将问个不休的齐仲林直接打发走,等他带着儿孙等人离开,郑氏立即笑眯眯的对着顾瑶招手。
“来,瑶儿坐到外祖母身边来,让外祖母好好看看你。”
她们上一次见面还是膏脂铺子开张那日,离现在已是近半年。
半年不见,外孙女身量抽条了不少,五官也越发明艳。
“景之对你可还好?”
每次见,她都忍不住问上这一句。
顾瑶笑着点头,“他对我很好,外祖母只管放心就是。”
“放心,放心,我们瑶儿聪明又能干,日子过得一定不会差。”
郑氏拉着她,将陆家的近况细细问了一遍。
在知道陆婉华已经回来,一双儿女也跟着她住在陆家,微微有些迟疑。
“那两个孩子就这么养在你们那里,以后怕是也麻烦。”
魏家虽是在广平府,但年后魏家生意败落,书坊书肆都被人买走不说,魏家在广平府府城的院子都没保住。
据说他们一大家子人最后无处安身,只能回了乡下的族里。
他们这一支人口众多,只庶出的子女都有几十人,妾室可以发卖,但子女却是要带在身边。
这么多人回到乡下,简陋的屋舍根本挤不下。
魏家人现在过得有多惨,魏睿泽和魏欣雅对比之下就过得有多幸福。
虽说陆家不差那点养孩子的银子,但替那样的人家养孩子,日后魏家人若是来闹那就很是恶心人了。
顾瑶想到那二人这半年来,乖巧得如同换了个人般的模样,也跟着轻叹。
“景之已是想了法子,将他们的名字从魏家的族谱中抹去,他们以后就是陆家的孩子,若是魏家人找来,情和理都在我们手上,只要他们不主动回去就没关系。”
若是放不下那些人渣,他们也不会拦人。
只是到了那时,陆婉华可能会再被儿女伤一次。
“你们心中有成算就好。”
这到底是陆家的家事,郑氏也不好多说什么。
她们二人说话,冯氏和朱氏就在一旁含笑听着。
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