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一纸联名露贪腐
一艘大的木头海船被留下,里长带着孩子们上船,说是参观,其实是测量。
目前为止,大明水师没有真正的蒸汽机船,指海船,内河上已经有了,内河船比不得海船那个运力。
长江的内河船其实可以很大,但纤夫拉不动,动力系统限制了船只的大小。
既然海船过来了,留一艘看看能不能改装。
朱闻天在学习,造船的工艺,到他那个时候关于明朝的就很少了,尤其涉及到具体的。
好不容易打捞出来一艘,却不能判断具体年代,一般资料多为郑和下西洋时期的。
此刻明初,基本上还是用元朝时候的船只技术,元朝对外贸易比较好。
像这艘两千石的海船,属于比较大的战船了,再大不利于转向,同时制造周期长。
大明水师要求快速成军,造一个六七千石的船,显然到现在还没造好。
两千石的船有桨有帆,改成蒸汽机船的话,桨必须拿掉,因为不是后面加轮子的明轮船。
两个明轮有一部分有浮力,一部分没浮力,浮力比较小,因为是钢片的。
船只的运载量的两千石不是排水量,船只有自重,两千石是按照运输粮食来计算的,也有按照料来计算的,看木头的大小。
差不多属于一百三十多吨的运载量,不算小了,去掉船桨的重量,加上蒸汽机的重量,还有装煤炭与淡水。
说得不好,跪着,跪稳了。
查官的时候,有问过被欺负的百姓,百姓说了,之前有人告过,然后被抓走了。
直到一百三十个前朝官员‘偷摸’联名‘上书’,一查之后,百姓才跳出来。
工匠们先不管数据,按照图纸改造,改坏了也不怕,没他们的责任,太子的队伍承担得起。
“太子殿下,是下官疏忽管理,下官一定立即整顿,深刻反省、举一反三、狠抓落实……”
如果遇到大风,需要砍桅杆的时候,就意味着这艘船完了,人能活下来,船得重新造。
“咱还以为只有咱那里的知府和监事出了问题,没想到哇!刚打下来五年,民心不稳,官心也不稳啊!”
按照朱闻天的设计,可以剩下一百吨的运载量,正常航行三十天,要是五十吨的运载量,那么这扣掉的五十吨就给了煤和淡水。
关键你说得不完整,你还应该说:要求百姓不信谣、不造谣、不传谣,否则必将面对大明律法制裁,绝不姑息!
离河边近的百姓纷纷过来看,这个不保密,不在乎消息传到别人耳朵中,反正他们听了也干瞪眼。
“他们不敢,他们有信仰,咱下丘村的信仰不是钱财,也不宣传多赚钱,而是养好守村人。
所以,安庆一众官员跪在这个临时的船坞旁边,等候太子殿下降罪。
主要就是藤壶类的东西,它们粘住,抠下来看看品种,能吃的扔到专门的大盆里,回头养一养,吐吐泥沙,再杀杀寄生虫,煮着吃。
按照里长的话来说,就是我知道我腐败,你也知道我腐败,我知道你知道我腐败,但我就是腐败,你敢说出来我就收拾死你。
接着开始拆一部分地方,帆降下来,桅杆不能动,海船的桅杆最重要,连着龙骨。
这么长时间了,北平行省的官员居然一个字都没提过。
测量完,工匠们纷纷给出改造想法,这些转化成文字,朱闻天拿回家看和分析。
否则只能用舵来调整,那个可就慢喽!左右轮的船只,能够完成原地转圈的动作。
船先拖上岸,安排搭好价值,用蒸汽机动力接钢缆,把船拽上来,下面是一堆滚木。
朱标背个手站在那里看工匠们干活,根本不瞅安庆这些人一眼。
“别,退,哎,跪,嗯!嘿嘿嘿嘿!”朱闻天把想要跪着爬过来的安庆给拎回去,别离这么近。
桨去掉,接着是如何把蒸汽机装上去,轴在哪个位置,防水措施等。
其实也怕,时间长了,照样坏,尤其是海水腐蚀和太阳照射。
朱樉看着跪在那里的人,难受。
“里长,咱村子里的人,是不是在外面做事的时候也捞好处?”朱标始终不去看安庆等人。
没有好处的事情大明百姓反正不愿意干,什么情怀都不行。
他们原来在海里捕鱼,也有收入的,不然谁愿意跑船上当水兵?有好处拿才行。
这艘船上的军士下来,乘上小船帮忙拖网捕鱼,依旧是实验室的聚乙烯网,这个不怕水泡。
实验室拿出来,为了看使用寿命,这样的东西多了,可以搞海洋养殖,捕捞更快。
大船拖网,尤其是贴底的挂网,还能去日本周围捞珊瑚呢!
……
因为队伍过来这么长时间了,百姓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