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那些外部的小毛贼,身为一代帝王的朱元璋根本不放在眼里。
没有人能够践踏在他这位坚定的帝王和强大国家之上,威胁到大明皇室的继承人!
然而那些掌握重兵的边疆塞王呢?
咱这个大孙子实在是太年轻了,刚刚成年,相比于那些在边疆杀伐决断、立下赫赫战功的叔叔们,他的功绩终究还是不足,他们又怎么会真心服从他呢?
明朝初年的分封制度与后来有着本质的区别,分为了塞王和内王。
这就是朱元璋最初的分封意图。
可以说,任何一项政策在其出台之初,必定是出于善意和良好的目的。
问题就在于,这个遵循祖宗家训的分封政策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变质。
现如今,塞王的主要任务是抵挡北方蒙元的侵袭,依靠边关险峻的地势,建立起军事要塞。
明朝初年的九大塞王,包括燕王、宁王、代王、谷王等人,守护着大明边疆不丢失寸土。
可以说,在战略防御布局上,朱元璋已经考虑得十分周全,正是有了这些塞王的存在,才能够确保大明江山的每一寸土地都不会失守。
除了九大一线塞王之外,还有二线塞王所在的秦晋之地。
之后便轮到了内王,内王统治的地方包括开封、武昌、长沙和成都这些国内的重要城镇,其主要任务是对内部进行有效的军事管控。
朱元璋这位军事奇才,在夺得大明江山后,将全国布置得如同铜墙铁壁一般坚固。
任何企图侵犯大明的势力,都将面临重重难关,在那个时代,可以说,想要撼动大明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朱元璋实施的战略防御政策已经达到了顶峰,充分展现了他作为军事天才的一面。
起初分封诸侯时,北元仍然是大明最强劲的敌人;而如今,随着大元与大明攻守态势的变化,朱元璋也意识到他封立的那些藩王们,实际上也潜藏着危机。
想到这些问题,朱元璋不禁轻轻叹了口气。
外面仍在下雨,更加增添了他内心的忧虑。
年前,他还需要和他的长孙子好好谈谈这些事情,让他们心中有所准备。
虽然他能够扫清一切障碍,但在家族内部的事情上,他始终做得不够好。
这个重大的责任,终究是要交给他的长孙子,无论如何,绝对不能让自家兄弟自相残杀啊!夜已深沉,外面的小雨依旧细细密密地下着。
此时的朱怀尚未入眠。
两位身穿蓑衣的大汉,一个高个儿,一个矮个儿,先后走进了朱怀的家中。
点亮灯光,烛光摇曳,门外雨滴打在大理石地面上发出点滴声响。
屋内则是低语交谈的声音。
解缙和铁铉坐在太师椅上,轻声谈论着当天见到和听到的各种情况。
当提到朱棣展现出长兄般领袖气质的时候,朱怀仿佛看到了那位胸怀壮志而又狡黠多谋的枭雄。
"朱郎,燕王这个人深藏不露,懂得隐藏自己的实力,并且非常健谈,每次发言都能切中要害。"
“此外,他非常豪放,一举一动间都带有让人信服的气势。"
“这个人绝非等闲之辈!"
解缙毫不犹豫地给予了朱棣高度的评价,因为他深知尊重对手就是尊重自己。
朱怀点了点头,接着铁铉继续说:“燕王正在拉拢我们,而且他对其他的兄弟们也有意拉拢。"
“这次各路藩王聚会,北方边疆的塞王们似乎达成了某种默契,如果他们联合起来,将会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朱怀略感惊讶,问到:“那么宁王的态度呢?”
铁铉摇摇头:“揣摩不清宁王的心思,似乎对他和燕王之间的关系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抵触之意,我们也看不透其中究竟。"
朱怀最为忌惮的还是即将落入宁王手中的那支强大势力——朵颜三卫。
他们在边疆地区几乎无人能敌,要是宁王和燕王联手,这件事确实会带来极大的麻烦。
这时,解缙想起了今天宴会上的一个小插曲,向朱怀说起。
这两支暗中观察的小队伍几乎把今天宴会上发生的一切细节都原原本本地告诉了朱怀,尽管朱怀并未参加宴会,但他似乎已经亲身经历了宴会上那一幕幕刀光剑影的情景。
"怎么一回事?”
解缙皱着眉头说:“凉国公竟然打了尚善监的人,朱允炆在宴会上的位置显得十分不起眼,感觉像是故意为之。"
“我猜想,很有可能是朱允炆自己玩弄的心机,然后被凉国公搬上了台面。"
“假如真是朱允炆自己策划的这一切,恐怕当今皇上对此已经心知肚明了。"
“还好有凉国公发难,否则的话,朱允炆在皇上面前的印象恐怕会越来越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