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笑着说:“来了?”
汤和答道:“朱怀今天到咱府上拜访去了。"
朱元璋调侃道:“看你美的!"
汤和大笑一声,随后走到朱元璋面前,脸色变得严肃起来:“吴桢是你召回的人吗?”
朱元璋愣了一下,点点头:“嗯!这人在东南立下不少功劳,我打算考察一下,考虑给他升职。"
汤和苦笑了一下:“真是亲爷爷啊!"
朱元璋皱起眉头,询问道:“嗯?”
汤和解释道:“你这位大孙子今天遇到了吴桢,说要用这个人,我知道他现在肯定特别想见你,所以我这就来找你了。他说了些什么?”
朱元璋好奇地问。
汤和脸上露出欣赏和佩服的表情:“嘿!真是不得了!那个小子的一言一行,那种不容置疑的口气,吴桢那家伙还不知道他是朱怀皇孙的身份,就被三言两语给说服了!"
朱元璋忍不住大笑出声,既自豪又傲娇地说:“呵!也不知道是谁教出来的!"
“我们爷俩的眼光果然出奇地一致啊!好,既然他看上了吴桢,那就交给我孙子处理吧!以前都是我帮他挑人,难得他自己看上一个,我要听听,他究竟是为什么看上吴桢的!走,咱们去他府上转一圈!"
汤和笑着赞同道:“好,好,走!"
吴桢的出现,使朱怀意识到,自己对交趾的认识,原来一直停留在理想的阶段。
如果不能确保航线的安全,那些海外商人又怎么会冒险去交趾进行贸易购买呢?
然而现实往往就是这样,只有亲身经历、一步一步地走,才能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办法。
但是问题随之而来,即使把吴桢调到交趾布政司,并且军队装备兵力都已经准备妥当,但他们仍然需要造船。
而这将是一项不小的财政开支。
那么,造船的资金该从哪里筹集呢?
朱怀想到可以寻求老爷子的支持,但朝廷目前能投入到交趾布政司多少钱还不清楚。
正当他思考这个问题时,老爷子和汤和手背后,满脸笑容地出现在院子里。
朱怀微微一愣,随即放下手中的纸笔,快步走出门外。
他本来想找老爷子商量此事,没想到老爷子竟然先一步出现了。
"老爷子,您来了啊?我刚好正想找您呢。"
朱元璋乐呵呵地说:“我知道,老伙计已经告诉我了。"
“你打算重用吴桢?”
朱怀点了点头:“没错!"
“为什么呢?”
朱元璋问。
朱怀扶着朱元璋和汤和走进正厅,泡了一壶好茶,递给他们两位长辈。
重新坐下后,朱怀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之所以考虑用吴桢,主要有两个原因。"
“首先,他对东南沿海的情况非常了解,将来交趾的发展方向可能会涉及到开放海洋贸易。有他坐镇,能够保障海上安全。其次,这个人行事果断严厉,对待倭寇的那种强硬态度,我很欣赏,我喜欢这样的硬朗之人。"
朱元璋淡然一笑:“呵!看来你要在交趾大展拳脚啊,连开放海洋贸易都想到了?”
朱怀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交趾距离云南布政司也有一定的距离,并且朝廷对交趾的印象似乎并不好,总是觉得它与我朝存在着某种分裂感。这反而给了我一个施展身手的机会。"
“所以,如果我在交趾开放海洋贸易,估计也不会有人反对吧?”
朱元璋赞同地点点头:“你说得没错,朝廷里很多人都认为交趾是个荒凉之地,不应耗费兵力和财力去开发。至于你怎么折腾,很多人原本就不抱什么期望,自然也就由你发挥了。"
朱怀料想事情会是这样,大明朝的官员一个个眼界颇高,对于这些边远地区,他们骨子里就带着一种傲慢,瞧不起,不稀罕!
比起大明朝这个文明大国,这些地方在他们眼里就是渣滓,不值得国家投入任何财力、兵力、人力!
有傲气固然是一件好事,但那些海外的蛮夷也不是全无可取之处,至少他们那里的财富是可以运回大明的不是吗?
他知道许多人并不看好交趾布政司,甚至当初洪武皇帝调翰林院和太医院的人去交趾时,许多人还以为自己被贬职了。
不过没关系,只要再过半年或一年的时间,等到大家亲眼看到交趾积累的财富后,所有人就会闭嘴了!
朱怀笑着说:“那就这样定了!"
老汤看着朱怀,皱眉说道:“你这小子,怎么这样就行了?没人看好你那块破地方的,多要点东西啊!”
朱怀摸摸头反问:“这样不是更能让我一举成名吗?”
“哎呀,你别太自满哪!凡事还是得谨慎,脚踏实地,一步步来。步伐迈大了,小心闪到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