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三吾苦口婆心地劝导那年轻的庶吉士,无奈对方似乎并不买账:“我可以离京赴任,但我仍然坚守主张,认为皇上应当为李相平反昭雪。”
刘三吾不再与其争论,只是约定明早外出一趟,那翰林院庶吉士这才怏怏离去。
次日清晨,天空飘起了小雨。
路面开始结冰,行人稍不留神便会滑倒。
朱怀在秦淮河边享用早餐时,便目睹了几名脚夫在路上连连滑倒。
正当他付款欲离开之际,忽见朱元璋正迈着雄健的步伐朝这边走来。
“哎呀!”
朱怀连忙疾步上前,紧赶几步,“老爷子,这路这么滑,您怎么走得这么急呢?”
他心中暗自担忧,生怕朱元璋会如刚才路边跌倒的脚夫一般,不慎摔伤。
毕竟年岁已高,不同于年轻人,稍有不慎摔倒就可能造成不小的伤害。
朱元璋品味着嘴里的余味,望向朱怀:“不错嘛!步伐稳健,行走有力,跟咱们年轻那时候一个样儿!”
“跟你说,别看我一把年纪了,这冰面上如何走步,如何借力,我心里清楚得很,现在就算让我绕着跑几圈,照样稳妥得很,你信不信?”
朱元璋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仿佛只要朱怀表露一丝疑虑,他就会立刻行动起来。
朱怀赶忙回应:“我信我信。”
尽管如此,朱怀仍小心翼翼地搀扶着老爷子回府。
“您早上用餐了吗?”
朱元璋爽朗笑道:“早就吃了。”
返回府邸时,外面仍旧飘着蒙蒙细雨。
朱元璋面露忧虑之色,轻声叹息:“这冬天若是下雪多好,偏要下雨,庄稼可怎么办啊?”
朱怀深知老爷子最为牵挂的就是国家农事。
他步入房内,用瓷质茶杯泡上一壶茶,而后递到朱元璋手中。
这茶杯是朱怀日前特意请陶瓷匠人精心打造的,严格按照后世样式制作。
朱元璋饶有兴趣地看着手中的圆柱形长杯:“这是什么?哪有这样的茶杯?”
朱怀解释道:“前两天特意让人给您打造的,方便携带,又能暖手,您试试握着看。”
这圆柱茶杯约莫有一个半朱元璋的手掌长度,握在手中,暖意融融。
杯中盛着热腾腾的茶水,朱元璋试图揭开杯盖,却发现怎么也揭不开,顿时焦急得脸颊泛红:“这是怎么回事?不好使啊!”
老者摇摇头,满脸的嫌弃之意。
朱怀瞧着老爷子这般模样,不禁笑着摇摇头,走过去帮忙。
他拿起茶杯,握住杯盖轻轻向右一旋,杯盖便轻松开启,一股浓郁的茶香随之弥漫开来。
朱元璋双眼一亮,迅速从朱怀手中接过这造型奇特的茶杯。
“咦!”
他又试着将茶盖旋开旋合,反复把玩,喜爱之情溢于言表:“不错,真是个好物件!”
他揭开茶盖,吹散热气,浅尝一口茶,随后将茶叶吐出。
这一幕,活脱脱就像后世那些午后捧着茶杯串门聊天的老者。
朱怀脸上洋溢着微笑。
“这个茶杯,你是要送给我吗?”
朱元璋试探性地问。
朱怀摊手道:“我要是不给,您答应吗?”
“调皮!”
朱元璋笑骂一声,“这杯子以后归我了,嘿,这能随身携带的杯子,真是妙极了!”
他端详着手中茶杯,掩饰不住的喜爱之情。
“唉,若每个人都像你这样,我也就少了许多烦心事。”
朱怀疑惑地问:“是不是您孙子还在和您闹矛盾呢?”
朱元璋摇头道:“倒不是这个,而是有个硬骨头的翰林院庶吉士,两次为李善长申诉冤屈。”
“第一次皇上念在他才情出众,不仅赦免了他的罪过,还提拔他从翰林院升至庶吉士。”
“可是皇上已经明确暗示过他,让他做好翰林本分之事,不要再呈交不相干的奏折。”
“谁知那小子执拗得很,竟然再次激烈地上书,这次更是离谱,不仅为李善长伸冤,还呈上了《太平十策》!”
朱怀听着老爷子讲述,原本并未太在意,直至听到《太平十策》时,他忽然愣住了。
解缙?!
在他的记忆中,《太平十策》似乎是神童解缙向朱元璋提出的建议。
其中有一项观点,正是导致解缙彻底触怒朱元璋的关键。
解缙主张,明朝分封藩王的做法,乃是天下祸乱的源头。
也就是说,朱元璋现今分封众多皇子为王,将来必会酿成大患。
虽然朱怀知道解缙的预言最终被历史证实,在未来的日子里确实出现了靖难之变,并且庞大的皇族后代成为了国家的蛀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