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五章 再造一个主力部队出来(1 / 2)

明末大寨主 渤海郡公 1507 字 4个月前

最早的时候,也就是在东镇庙的时候,甚至占领安丘县的时候,他都没觉得这么难,甚至船小,他可以随意在浪潮之中穿梭,反而容易一些。

到如今占据山东几乎全境,大片南直隶地区之后,他也拥兵十余万,但是楚行发现自己的实力虽然壮大了,地盘广了,人员充足了,反而打起仗来,更加艰难了。

他想了很多原因。

但是眼下最直观的原因,竟然是不是自己不够牛逼,也不是明军多牛逼,而是因为自己的牛逼的军队不够多。

大明一口气调动了十余万人,而留在山东的第二兵团的可战之兵已经不足一万人,这打起来不受气才怪了。

军队不够多就继续扩军,但是扩军也是困难重重啊!

不提其他的扩军计划,仅仅是一个第五甲等野战旅就是让他操碎了心。

第五甲等野战旅,是大乾王朝迁都扬州后才正是开始筹建的一个新主力旅部队,该旅的兵源预计以两淮地区就地招募的新兵为主,但是该旅暂时只存在于纸面上。

大乾王朝的扩军行动从来都没有停下来过,而大乾王朝正规军的扩军,其限制并不是兵源,而是武器,尤其是枪炮的产量,很多时候都是部队的人员满了,但是武器还不够,出现人等装备的情况。

第四甲等野战旅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人员满编多久了,但是一直都没能等到该有的枪炮,只能是装备冷兵器。

说实话,甲等野战部队的主力步兵团,在没有火器的时候,纯粹使用冷兵器,战斗力甚至不如第三乙等作战旅下属的任意部队,更加别说和海州独立团这个重甲步兵团相提并论了。

但是虽然这些部队都还没有枪炮等装备,战斗力极大的缩水,但是大乾王朝的新兵招募却是不会停下来的,招募来的新兵除了补充现有部队外,多出来的部分自然是用来组建新部队了。

除了扩军的迫切需求,第五甲等野战旅的建立也和兵员本身有关。

因为兵部招募的新兵是不能乱补充的,因为这会出现语言不通,甚至是生活习性都不相同的问题。

这种不同给大乾王师的陆军部队进行兵员补充造成了极大的麻烦!

搞的很多部队的新兵补充只能在固定区域里招募。

目前说在山东招募的士兵,基本上只补充给第二兵团下属的部队,尤其是第二甲等野战旅,清一色的山东兵,而淮安兵去这支部队服役的话,基本上就是水土不服,语言不同的情况。

按照道理来讲,两淮是非常容易出精兵的地方。

比如项羽的西楚霸王军、东吴的淮泗精兵、南朝北府兵、朱元璋的淮西军,都是在这一代建立的。

可如今楚行虽然作用淮安府、扬州府、凤阳府、庐州府这些地方,但是却无法快速补充兵员到主战部队。

倒也不是说,一点没有尝试,毕竟因噎废食是楚行很嫌弃的一种行为。

其中第一兵团的兵员就极其复杂,一开始第一兵团全都是山东兵,后来随着战事的进行,出现大量伤员后,则是补充了一大批的淮东兵,由此造成了第一兵团里基本上有半数是山东兵,半数是淮东兵的情况,后来为了提升战斗力,又补充了大约三分之一的淮西兵。

可也造成了一个非常不好的影响,很多部队语言不通,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兵部招募新兵,训练司训练新兵,作战司补充新兵的时候,往往是会把新兵们按照同一个县、同一个府进行编组。

因此很多部队里会出现这种情况,一个队里的士兵往往都是同县,一个营的部队往往都是同府,很少说出现一个队里同时出现不同县的士兵。

这种情况,严重违反了楚行一直避免的山头主义的行为。

为此,楚行不得不要个要求军队,加强扫盲班建设和夜校建设,大量的思想教官被甚至下放到排级作战的单位,救民会已经开到了连一级。

扫盲班教授识字,是一律采用官话的,本来楚行都想直接采用后世的普通话的,但是考虑到如今的南京官话才是通行中国大地的标准普通话,别说其他人了,就连楚行和赛八仙他们的对话,都是用这个南京官话的。

没办法,天下士子都是用南京官话进行交流的,你楚行如果突然搞出来普通话来,在天底下除了楚行外,谁能听懂……

这扫盲班里教识字和官话,加上在军中强行推动官话,一些服役比较久的老兵们很多都能说一些简单的官话了。

等这些士兵们都能说一口官话后,后续也就不用担心语言不同的问题了,然后楚行就可以玩混编了。

语言,生活习性的不同,让大乾王师编组各部队的时候出现了极大的麻烦,相反,人家明军就不会出现这种问题,因为他们的卫所军本来就是屯田部队,士兵们都是同一个地方的。

即便是募兵,那也是招募一个地方的士兵就编成一部送上战场的,基本不存在零零碎碎的补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