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的战术以及实力,完全不同于山东的卫所兵以及募兵。
虽然仅仅是一接触,陈先赟就能看得出大概。
所以他心里很清楚,这么直接莽过去,跟对面的主力拼命,那肯定是不行的。
自己的具体职务是,大王敕封的第二上直卫亲军指挥使,暂代前敌总指挥之职,他的任务,总体上跟李修文差不太多,都是牵制明军,尽可能的不要让孙元化这一路兵马那么轻松进城。
直接一股脑的冲过去,跟他们决战,不仅仅难以完成任务,而且会损失惨重。
陈显眼才不会干这种傻事。
所以当眼前的明军开始分兵,并且派出精锐部队阻挠自己的时候,他就立刻异常果断的带着部队转向。
当然,看似是撤退了,怕了对面的明军了。
其实背地里的操作,跟李修文一模一样,那都是跟着一群狼一样冲着明军的辎重部队杀过去的。
当然,陈先赟的目的比李修文多一层,除了想要抢夺朝廷的辎重之外,另外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目的,那就是跟第三卫汇合,增强自己的实力。
在外人看来,陈先赟是一个只知道愚忠,多次在战场上贻误战机的废物,一个靠着大王的信赖,走到了第二上直卫亲军指挥使的小人。
但是楚行敢于把前军交给他指挥,那肯定是认可他的实力,知道他很靠谱。
眼下,陈先赟的思路就非常清晰。
目前,第二卫一部、第三卫、第七卫等先头部队,陆陆续续进入战场,但是这些人都是为了保证速度,分批次进入战场的。
这虽然保证了尽最快的速度,进入战场,但是这也导致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兵力过于分散,难以对明军造成有效的威胁。
一旦他将精锐兵力集中起来就不一样了,起码有六千具有丰富战斗经验的老兵,可以使用。
尽管这些老兵之中,依然有一定比例的明军降兵。
但是只要利用得当,也能发挥出不小的声势。
到时候,明军想要跟自己打,就必须派出更多的兵马出来。
而眼前的明军,虽然有五万大军,但是他们成梯次排列的,军情传递是极其大的问题,尤其是孙元化本人,是刚刚坐镇登莱的,兵将指挥并不灵活。
这导致他手下的五万大军,分为两股,一股三万人打的火热朝天,另外一股两外多人,却跟看戏一样。
所以孙元化此时虽然兵多,但是能拿得出手的,也就三万多人而已。
一旦他们派出一万多人来牵制自己,那么他手头的核心兵力就会大大受损。
等待后方的第一上直卫亲军抵达之后,他有十足的信心,将城外的剩余明军,当做瓮中之鳖剿灭,让他们逃无可逃。
如果能够吃掉一万多的兵力,即便是放剩余的明军入城有何妨?
仗还没正式开大,就损失一万多人,这对士气的打击肯定是极其惨重的。
到时候,救民军集合大军,猛攻孙元化这头老鳖,还能有什么困难不成?
开什么国际玩笑!
我救民军战无不胜,成军以来从无败绩,数次击败明军,战果辉煌无比,军心士气又极其强盛,更有攻城利器多门重炮可用!
这些明军到时候定然是守不住的!
不得不说,楚行自从建立救民军一来,虽然一直没出过山东地界,但是将士们的士气确实打出来了。
不过也不都是好事儿,因为大家似乎在朝着一个楚行也没想到的方向发展。
那就是大家确实不怕朝廷了,但是却一个个心高气傲的很,甚至已经到了骄傲自大的地步。
要不然,陈先赟也不会生出到时候攻克有重兵防守的莱州府城也能够顺利短时间内攻克的想法了。
先不提后续想法如何,现在的陈先赟想要做的还是威胁明军后方的辎重部队,以及和第三卫汇合。
这个时候,李修文也是通过旗语接到了来自陈先赟的命令,开始命令预备队朝着本部靠近,然后一起向东北运动,尽快和第二卫汇合!
救民军第二卫各部一系列的机动,又是再一次打乱了明军的部署!
迫使了多股明军跟着机动,要不然的话,被救民军绕了过去,他们的辎重部队可就危险了。
辎重部队可是带着足够他们三万多大军吃一整个月的粮食呢!
辎重部队如果有任何的闪失,这一场仗他们都不用打了,直接饿死算了。
直到现在这个时候,孙元化还是没有放弃进城的打算,而这种念头在看过救民军的战斗力后,更是强烈了。
虽然他心中不愿意承认,在野战之中打不过救民军,但是他还是认为,如果能够进城的话,来一场防守作战对自己会更有利。
只是他能够如愿吗?
孙元化不知道,此时此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