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自指挥大战的知府大人武之文,操作了不到一个回合,便全军溃败。
自己被亲兵带着逃跑了。
他又一次抛弃了他的属下。
这一刻,他觉得他甚至还不如叶文豪呢!
对了,叶文豪?
这个老搭档现在在干啥?他有没有为陛下尽忠?如果他为陛下尽忠了,若是青州府城陷落,我是不是也要效忠?
只是我不想死啊!
我还要效忠陛下,我还要为陛下效力,我还要辅佐陛下,重新打造一个鼎盛的大明朝,我怎么能够将性命交代在这里啊!
武之文内心无比的煎熬,当他看见那些没有了他指挥的精锐,瞬间选择了投降,他的心态更加的崩溃了。
这打的什么玩意的仗啊!
我这不都快赶上堡宗了吗?
以后谁在讽刺堡宗丢尽了大明的脸面,我武之文一定跟他急。
没有了堡宗托底,我们文人在打了粑粑仗,岂不是要被直接拉出来鞭尸?
什么?
鞭尸?
我不会真的要死在这里吧?
在武之文的视线之中,自己手下的兵士,要么投降,要么逃跑,反正就没有一个诚心实意的抵抗的。
武之文却不知道,虽然他们在尽心尽力的为朝廷剿灭救民军,但是士兵们却并不这样想。
因为朝廷兵马对救民军的时候,一旦打不过,就赶紧投降。
这是很多已经投降了的老兵写信告诉他们的好事儿。
救民军伙食好,还给分配土地,给找媳妇,长官还不欺负人,这不是天大的美事?
我们为什么要替狗朝廷卖命?
帮朝廷把好人打死了,好让朝廷继续欺负我们吗?
所以这就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情况,那就是卫所的士兵,在对抗救民军的时候,一个个畏畏缩缩,怯弱而不敢出战。
但是一旦成为俘虏,被改造过后,遇到朝廷兵马,一个个重拳出击,猛地跟下山的老虎一样。
这就导致了,武之文和叶文豪成了救民军的练兵机器。
每当他们把兵马练好了,就过来打一波,然后被救民军俘虏很多,各种优秀的人才,加入救民军,然后成为救民军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为反击大明立下赫赫战功。
当然,救民军的各种仁善政策,也是不可或缺的。
如果楚行每一次都玩坑杀战俘之类的事,或者是把这些俘虏全部抓取当奴隶的那个苦力,那些明军在知道活命无望的时候,很多人都会选择拼死一搏,毕竟谁也不想死不是。
但是在投降后还能够活的好好的,他们干嘛要进行拼死抵抗?
五百明军的残部彻底崩溃后,原本打算出来接应武之文的城内守军见状,那里还敢停留了,立马就是掉头回城了。
他们回城的时候,救民军还试图追击甚至趁乱冲进城内去,如果不是有些匆忙,城头上的明军又射出大量的箭支阻击的时候,说不准救民军都已经杀进城去了。
不过没能乘乱杀进去青州府城,李大虎也不觉得沮丧,毕竟他的任务并不是说现在就冒险攻入城内去,他的任务是简单而明确的,那就是阻拦明军主力回城,配合后方追击而来的救民军重创乃至击溃这些明军主力。
而现在,把这五百人给歼灭了后,李大虎也没有派人去追击武之文,一方面是他手底下缺乏骑兵部队,随他渡河的只有十多名侦骑而已,这些侦骑如今都是散在了外面侦查情报,无法集结起来追击武之文。
再说了,就算派人去了,这能不能追上也是个未知数,即便追上了,这打估计也是打不过的。
救民军的骑兵一直都是短板,他们的骑兵队虽然名为骑兵队,但实际上只能算是骑马的步兵,很多骑兵都是粗通骑术而已,根本就不能在马上作战。
人家武之文的亲兵自然不是什么普通士兵,骑术娴熟,武艺过硬是肯定的。
反正武之文虽然是个大官,但是从军事角度而言,他这个人也是无轻重,他只身而逃影响不了大局。
收拢俘虏和简单的打扫战场后,李大虎就是率领部队驻扎在青州府城外,坐等明军上门。
从巨洋河渡口撤退的明军可不少呢,远远不止这五百人,后头肯定还有更多明军的。
但是他并不知道,被武之文抛下的那些卫所兵和青壮们体能不行,在午后时分就已经是快被后方追击而来的豹骁千户所等救民军追上了。
失去了武之文之后个主心骨,后方的明军将领根本无心抵抗,只能是一次次的扔下那些跑不动的明军。
这样一来,就出现了很尴尬的局面!
后方追击而来的救民军不时的追上一群累的疲惫不堪明军,这些明军看到了救民军追上来后,甚至都不抵抗,要么是四散而逃,要么是就地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