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0 章(5 / 9)

穿越考科举 桃花白茶 5866 字 3个月前

年,各朝各代读书人的衣服,多是没变的。

从科举以来,这样的蓝衣深青色边缘服饰,一直都是秀才生员们的专属。

只要穿着衣服一看,就知道他们是秀才,是有区别于其他读书人的。

往日只在县学见过甲等堂众人穿,纪元还是头一次自己上身。

他的衣服又小了些,估计穿着这身衣服往外一走,别人就会知道他的名字。

纪元!

十一岁的小三元!

小三元甚至都成他的外号了。

那裁缝铺赶工极快,本来就是他们做顺手的,两天就要正荣县订的十套衣服都送过来。

纪元还有四套衣服则会慢慢做,估计对方想做得更细致。

最后再穿上靴子,十个书生瞬间变得不同。

走在路上都能生风一般,崭新的公服,再加上全都是年轻人,谁看了都不赞一句意气风发。

这些衣服穿在身上,众人才有种真实感。

真的考上了。

他们真的考上秀才了。

这一日,他们等了太久。

从放榜到现在,几乎都没有真实感。

直到现在,才变得不同起来。

“见过李秀才。”

“见过许秀才。”

“见过蔡秀才。”

“见过纪秀才。”

众人装模作样地行礼,看得郭夫子他们忍不住笑。

真好啊,这是真的考上了。

新鲜一阵后,大家还是把衣服给换下来。

主要是不好太过招摇。

许春的事虽然过去,但大家都明白低调的作用。

那件事,实在是让人害怕。

凡事谨言慎行的好。

最近几天里,来刘家酒楼的书坊伙计也少了,估计是看出纪元的态度。

纪元对这种送上门的银钱,一概不收。

他缺钱吗?

确实挺缺的,身上只剩四两银子了,若不是有聂县令送来的银子,他估计连四两都不剩。

但谁知道那些人是想做什么。

郭夫子也道:“就算要编纂《化远三十四年建孟府童试录》,也要府学的人过来,你要是平白开口给了别人,府学那边会不高兴。”

说到这个名字极长的书。

看名字约莫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这也是收录童试时文的一个合集。

会把今年建孟府童试的优秀文章收录进去。

每年收录的名次会有些差别。

但小三元纪元的文章,必然列入其中,不过也不会全都入选。

县试五场考试,一共是九篇文章,一首赋得体。

府试也是一样。

院试两篇。

共计二十篇文章,两首诗。

府学编书的人会选取一到六篇,其中府试必选一篇之外,其他的全看编书人的喜好。

至于剩下没被选中的文章,若笔者愿意,可以给到外面的书商,让书商自行去印,所得分成要给到笔者。

一些名次高的秀才,都会卖考试文章赚钱。

但是,要先等府学挑完再说。

当然了,有时候府学编书极慢。

等到他们编完,童试的热度早就过去,一般人也不会再去买秀才文章了。

说白就要趁热卖试卷。

否则热度过去,也就凉了。

是要趁机赚钱,还是给府学让路,全看学生自己。

一般家里有钱的学生自然不会理。

像纪元这种,一看就很穷的秀才,书商们才纷至沓来。

既是冲着小三元的名声,也是觉得纪元缺钱,会先于府学卖文。

其中的关键要不是有郭夫子他们指点,纪元也要蒙圈一阵。

里面的细则还真是多啊。

府学编纂的童试录,到时候会发到下面各县,一般的学生都会买来学习。

就算没钱买的,也能借书去看。

这对没考上秀才的学生来说很重要。

不仅是发到下面学生手中,还要按照惯例送到京城。

虽说京城官员也不会多看,但会放到翰林院的藏书阁中,里面有着历年来的童试乡试文章。

放在后世来看,那就是第一手的史料。

等到翰林院得闲,还会抽出各地好的文章,重新做一本集锦,再献给皇上。

这既是他们的工作成果,也是代表朝廷取士的决心。

这些工作虽然复杂繁琐,但年年都有人做的,像聂县令就参与过一本童试录的编纂。

虽说皇上没有多看,但也是夸了的。

科举取士有多重要,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