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皇上觉得意犹未尽(1 / 2)

叶苏华巴不得太后直接按照罗列的罪状将江氏姐妹速速乱棍打死。

一轮子深入调研访谈下来,太后一直喜怒不假于言色,让人看不出她的情绪和喜恶。

实则,听得太后头疼。

这二品官员的庶女,实在是不聪明的样子,水平菜还爱玩!

怎么就不能安安静静地做个美贵女?!非要掉价,明目张胆做出这等张狂的蠢事。

让人吐槽都没法吐槽。

也好,正好可以借机敲打敲打前朝。

除了叶苏华,被喊来慈宁宫座谈的其他人皆诚惶诚恐,都担心大祸临头,脑袋不保,开始操心自己的后事。

心里都在埋怨江月白的肆意妄为连累了她,诅咒了她祖宗十八代。

领导的心,海底的针,他们看问题的角度,经常跟底层员工完全不一样。

在做全面调查之前,太后听闻这两件事,不过当个八卦趣闻来听。

今日调了监控后,更加让人哭笑不得,江月白做的事都属于灰色地带。

太后对这个明目张胆地揣摩逢迎上位,懂得利用制度和政策漏洞抓住机会赚钱,走一步想几步的女子刮目相看。

这人无时无刻不想着钻营,头脑清晰,拉得告密,她能立刻能抓住人性的弱点和制度的漏洞,反将一军。

最终得出来个惊人的结论:江月白是个有能力的真小人,应该纳入惠妃这条线的统战工作。不能被皇后和陈妃那边拉拢了去。

待大宫女急忙忙来报,江月白又在池塘边出手救了李惠妃时,太后转动着佛珠沉吟了许久,叹息道,“这也太巧了。”

好像又不能叫真小人。

不管怎样,能力强、有野心,爱岗敬业,值得拉拢为自己这派的骨干成员。

进而又得出一个惊人的推论:江月白她爹一定是个很有天赋的商人,富甲一方的业绩就摆在那里,可以火速安排,予以重用。

江月白如此有经商和管理的天赋,那肯定来自于商人家庭的熏陶。

太后是个实用主义者,只看重是否对我有用。

不管黑猫白猫,能抓老鼠的猫就是好猫。

现在朝廷最大的问题就是没钱。其次才是粮食生产问题。

解决这大关键,所有的矛盾都可以迎刃而解。

商人传统意义上地位低,但商人懂经营,会搞钱,善算计,能解决当前朝廷最束手无策的问题。就是可以拉拢的对象。

太后早就做完了背调,江月白他们家祖上有做官的,但只在地方任职,无人上升至中枢部门。

到江月白爹这一代,兄弟三人,都是生意人,还有两个姐姐,一个嫁在本地,一个嫁去了南京。嫁去南京的倒是嫁给了地方官,但嫁夫随夫,跟这边关系不大。

总而言之,跟朝堂内的派系不存在盘根错节的政治经济关系。

这样,江敬贤身世清白、没有靠山,三个女儿都是皇家人,独子尚年幼,别无选择,只能依靠皇上、效忠于皇上,跟皇上一条心。

也可以利用他为代理人和接头据点,暗中做些生意,代表皇上接受贿赂,同时代表皇上去收买人心,暗中聚集起一批愿意为皇上效命的人,逐渐组建起一套属于自己的队伍,分化其他的政治派系。

而她正好可以把娘家人的子弟也都安排进去,大家一起升官发财。

要知道,这帮老臣之所以看起来消极怠工,其实就是逐步架空皇上,让皇上那些威胁到他们利益的新政策实行不下去,或者走个形式,或者加倍实施,故意让政令实施效果很差。

经历了两代帝王,派系间既有你死我活的争斗,也有大家一起发财的互结姻亲。到了李北辰这会儿,原有的权力结构和利益分配相对稳固。

像治理水灾这类事情,朝廷拿不出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谁会当冤大头去揽这类吃力不讨好还可能要自掏腰包,被皇上杀头的事呢,自然是能躲则躲。

如果能把江敬贤用好,她们家的钱不就是皇家的钱吗?国库亏空,女婿有困难,不就可以先补上救急,以后有钱了再还吗?

正好为皇上所用。

还不用像提防有兵权的谢家那样,担心过于倚仗,会威胁皇权。这命贱得就跟蚂蚱一样,想捏死就捏死。

古往今来莫不如此。

何况在太后看来,江敬贤稳定的婚姻生活更是加分项。

虽为经营丝绸和玉器的江南富商,日常需要跟女眷打交道,但与两任妻子都十分恩爱,相敬如宾,皆未纳妾。对感情这样忠臣专一的人,一当认主,也会异常的忠诚。

就像现在很多体制内的人,有外遇的一大把,但离婚的属于少数,也是基于这个考量。家庭生活不稳,乃至离婚再婚的,组织会认为不懂管理,见异思迁,沉迷于女色。

稳定的婚姻,是体制内成功人士的标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