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纳无法夺冠的原因,就是阵容单薄,并且阵容不稳定。
而这一切的源头,又是来自于那座球场。
温格为了这座球场,赌上了自己能押出的所有筹码。
时光回到2002年,那时的阿森纳是英超双雄之一,他们能够和曼联在英超进行争霸,并且还能拿到英超冠军。
但温格和当时的阿森纳高层并不满足,因为他们的主场海布里球场不够新,不够大,也不够现代。
海布里球场是1913年建成的,如果翻新这个球场的看台,座位将会少于4万个,这样一座“老破小球场”。
不管怎么看,都成为了限制阿森纳成为顶级豪门的绊脚石。
所以为了阿森纳未来考虑,温格和当时的枪手董事会推进了新球场计划。
但在寸土寸金的伦敦,买一块地建造一座新球场,想想都知道有多么的烧钱。
一组简单的数据就能说明问题,2002年时,阿森纳一年的营收也才1亿英镑左右。
据温格透露,阿森纳建造酋长球场的总花费为428亿英镑,英媒称是39亿英镑。
由此可见,温格和当时董事会的决心有多大,他们赌着巨大的风险,力排众议推进了新球场计划。
从此,
阿森纳踏入了还房贷的痛苦之中,而温格也陷入到了无尽争议中。
为了推进新球场计划,阿森纳自己筹集了13亿英镑资金,并且还向银行贷款了26亿英镑。
为了获得相对低利息的贷款,阿森纳通过对英国的机构投资者发行债券,把2亿6000万英镑的债务转为了长期债券。
其中的2亿1000万是2031年到期的固定利率债券。
另外的5000万是浮动利率债券,还款期限是25年。
这些贷款都用于建造新球场。
阿森纳在2006年还借了另一笔钱,金额达到135亿英镑,用于将海布里旧址打造成公寓出售。
这笔贷款到2010年到期。
至此,阿森纳的债务就理清楚了,总额高达4亿英镑左右。
在2006年到2010年之间,阿森纳的还贷压力最大,每年高达5600万英镑。
在这之后一直到2031年,阿森纳每年偿还本息大约2000万英镑。
这样还款压力大吗?
答案是非常大。
举个例子,阿森纳05/06财年的营收仅仅为137亿英镑,而接下来的四年,阿森纳必须保证每年拿出5600万英镑来还贷款,压力可想而知。
于是,
阿森纳被迫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卖队长。
为了偿还大笔的贷款,阿森纳迫不得已,开始牺牲球队战力,以出售球员来换取资金。
从2005年开始,阿森纳成为了其他豪门的“人才市场”。
维埃拉、亨利、加拉、法布雷加斯、范佩西、纳斯里、阿德巴约、图雷等人,相继被阿森纳出售。
要知道,他们可是同时代大名鼎鼎的球星,放在其他球队,他们绝对会被当成基石来对待。
被阿森纳出售的这些球星中,有不少甚至是阿森纳的时任队长,从这里就能看出阿森纳为了凑钱有多么的“丧心病狂”。
不仅如此,
阿森纳在开源的同时,还在节流。
制定工资帽,30岁以上球员合同一年一签,如此严苛的政策,逼走了很多大牌球星。
纳斯里、图雷、克里希、阿德巴约等人,都在离开阿森纳后拿到了远高于阿森纳薪水的合同。
在转会支出方面,阿森纳也过足了苦日子。
一组让阿森纳球迷足够心酸的数据是,从酋长球场开建的2003年,到阿森纳需要还清海布里房产建设计划贷款的2011年,阿森纳净转会支出只有区区2100万英镑。
8年才投入2100万英镑,这对于一家豪门球队来说是不可想象的。
对比同期的英超土豪们,传统的英超强队曼联、利物浦、热刺,那8个赛季里,他们的转会费净投入都超过了1亿英镑。
而切尔西和曼城更是砸出了超过4亿英镑,抠搜搜的阿森纳能在这期间踢出好成绩,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于是乎,阿森纳从04/05赛季拿到足总杯冠军后,经历了长达9年的冠军荒,直到2014年,阿森纳才又一次拿到足总杯冠军,终结了这耻辱的无冠史。
在这期间,温格受尽了嘲讽,也承受了从不败夺冠到长期无冠的失落。
这些都是他推行新球场计划带来的“苦果”。
问题来了,阿森纳付出如此之大代价推行的新球场计划,是否给阿森纳带来了足够回报呢?
从经济层面来讲,答案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