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难得的闲暇时光(1 / 3)

他们要去的地方是农耕区。

近些年来,楼氏在太原盆地投入极大的人力物力,首先就是保证农耕有所产出,减少从外地运输粮食来的压力,随后才展开筑城。

“我们家在这边现在有四十四万亩的耕地,到现在还显得远远不够。”楼令说这句话的时候带着骄傲。

想要开垦四十四万亩的耕地并不容易,主要是楼氏有着众多的工具可以利用,要不然投入三万人开垦个三五年都不一定能够达到四十四万亩。

“一夫要至少五十亩。想要自产自足的话,太原盆地至少还要开垦出一百八十万亩。”楼令停下来看着楼小白,说道:“这个计划要用五年的时间来完成。”

楼小白听懂了楼令的意思,说道:“接下来还要继续调动劳力。”

其实,相关的工具生产速度也要跟上,要不然光有人并不足够。

楼令之所以有信心在未来五年至少开垦一百八十万亩,提供信心的便是各种新式和铁质工具。

那也就能够理解楼氏能够打造铁质兵器,产量为什么一直上不来了吧?说白了就是大量的铁料被拿去打造农具,打造农具的过程中再培养出更多的铁匠。

先民用再军用?虽然说涉及到了一些科技,但这是发展铁器最好的方式了。

这一类发展方式并非楼令首创,从青铜到黑铁,冶金的发展规律便是先农再军。

另外,铁这种金属很早就被发现,只是碍于冶炼和锻打工艺不成熟的关系,涉及到了相关的配方问题,更容易利用起来的青铜才成为主流。

说一个最能简单理解的理论,冶炼铜所需要的温度少于冶炼铁,无法达到一定温度会让铁残留更多的残渣。金属中的杂质要是无法去除,指定是难以利用起来的。

“用我的理解,当前就是集体农庄的体系,能够集中更多的劳动力去做最亟待的事情。”楼令已经在步行。

父子四人行走在浅陌之间,偶尔会下地走一段距离,脚下不免是要粘上淤泥,裤腿到小腿也会变得脏兮兮。

当前的季节,田地里补种了豆类,主要是种植黄豆。

然后,目前大麦和小麦都有,中原区域主要种植大麦,现阶段的中原不种植稻米。

其实,位处南方的楚国也不怎么种植稻米,当下不种麦子,便是各种小米,豆类则是属于补种的类型。

问题是什么?作为补种类型的豆类,它们反而是普罗大众平常的主食,贵族也不是顿顿麦或各种小米,同时贵族更不是顿顿吃肉。

为什么楼令刚刚魂穿那一段时间,恨不得立刻回到现代?没有各种电子产品进行娱乐并不是最严重,要命的地方就是伙食太差了!

现代人,排除掉那些实在拮据的人,多数家庭的餐桌上几乎顿顿有肉,家庭环境好又不注重养生少不得山珍海味。

所以了,封建时代的王公贵族,他们的小日子真心比不上现代的普通人。

楼令以前可看不懂庄稼的长势,他现在却是能够查看黄豆长得好不好。

即便不是在农忙阶段,田野之中仍旧有不少楼氏的农夫在忙碌。

他们的主要工作是除虫和除草,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工作区域,专门负责好担负的区域即可。

奴隶?其实奴隶只有在农忙时间会大批拉到农田,其余时候是在干各种重活。

目下,对于楼氏在太原盆地的工作还有许多,包括继续开垦农田以及城内各项设施的建设,周边的矿产开采等等。

是了,矿产才是集中最多奴隶的所在,使用奴隶开矿发生意外导致伤亡,起到的影响几近于无。

要是换作属民?别以为属民是一个家族财产的一部分就能够随意挥霍,他们过得不舒服可以采取逃亡行动,能够逃去山林当野人,躲一段时间再去投奔愿意收留的家族也可以。

因为属民是一个家族财产的一部分,讲实话就是没有家族会不珍惜自己的财产,要说在吃、喝、穿的供应有多么阔绰肯定不至于,该有的则是基本会有。

楼氏父子不会拦下农夫问一句“你幸福吗?”之类的话,谁过得幸不幸福,以何等身份去问,要对方敢不敢于讲实话。

要是楼氏父子问了,农夫一定会讲实话,得到的答案是不幸福,又能够怎么样呢?

上位者对少数几个人的好,归咎起来就是惺惺作态,也对是绝大多数人的不公平。

如果真的发现了大问题,其实也不一定会去改。

倒不是那种视而不见或听而不闻,跟当前最为重视什么的关系最大,要分出一个主次的顺序来。

因为要下田的关系,楼氏父子肯定是往简约了来穿,脚上也是草鞋。

“酸梅汤啊?”楼小白先给父亲与兄弟各呈了一竹筒,自己抿了一口发现不错又多饮了几口。

什么条件啊?楼氏竟然会在过道的每百米左右放一桶酸梅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