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军在“令狐”休整了六天,重新开拔前往“辅氏”。
走上几天,停下来休整几天,不是有太着急的任务,大军便是这般行军的。
人数一旦多了,各种事情绝对是一大堆,管理起来难度极大。
而军队涉及的事项更多,任何的疏忽都代表着可能的致命风险,怎么可能马马虎虎?
所以了,正常的行军姿态,没有统帅会故意制造紧张氛围。
要是真的需要尽快赶路,强行军状态下,有多少人落下,那也一定是在所不惜。
“受邀列国已经皆尽出发,不出意外是前后脚抵达‘麻遂’的样子。”郤至近期总管邦交。
也就是说,无论是哪个家族负责与哪个国家邦交,郤至都有权进行过问。
这种权力很大!
大到有负责对外邦交的家族,他们多少要给郤至一些好处。
郤至只看楼令懂不懂得做人,没有索要明确的好处。
对其他家族?郤至也分交情,关系疏远的话,才不管哪个家族实力的强弱,一开口就是索要三成。
得知那些事情的楼令,他对郤至有感激,更多的是为郤氏感到担忧。
哪怕是一种潜规则,要命的地方在于郤至拿到的好处太多,一定要被眼红的。
现在的郤氏扛得住,代表永远扛得住吗?
“要是某天郤氏倒霉,落井下石的家族该有多少啊?”楼令无法劝,也没有立场去劝。
这一次,晋国也不是每一个国家都邀请,里面有很详尽的考虑。
例如说没有邀请宋国,主要是希望宋国能够抵御可能北上的楚军,再来就是盯着一些吴国了。
将郑国与齐国一块拉上,晋国怕的是与秦国打起来之后,两个国家可能的捣乱。
与此同时,晋国邀请了郑国,需要警告宋国别去找郑国的麻烦。
仅是从晋国警告宋国别找郑国的麻烦这一点,其实能够看出晋国将一碗水端得比较平。
在这里,历史出现了偏差。原历史上,宋国有参加在“麻遂”的会盟。
出现偏差的最大因素是,楚国没有像历史上跟晋国讲和,两国的关系仍旧处在很火爆的阶段。
相同的地方发生在齐国与鲁国,晋国一样要求两国在那一段时间都消停一些,可别前往打得血淋淋,后面两个小弟也在打生打死。
楼令听说了一件事情,鲁国君臣等齐国君臣率军离开自家势力范围两百里才出发。
鲁国君臣那般做,肯定是怕齐军突然入侵鲁国,他们的担忧也不能说丝毫没有道理。
类似的事情,齐国对莱国和莒国都做了几次,有两次也是齐军都到了鲁国势力范围边缘才宣战。
那是齐国君臣保持了极大的克制,要不然该像是秦国那般,不对晋国宣战玩偷袭,杀进晋国再无差别地杀人与破坏。
现如今的“辅氏”还属于公族封君的名下,并非是旬氏的封地。
大军停驻在哪里,其实对当地的地主来说都是一个发财的机会,比如出售粮食或其它什么东西给出征的家族。
还是那一点,当前的人或许不知道服务业很赚钱,可能是不想劳心费力去搞,以至于服务业都显得比较粗糙,乃至于是根本就没有。
“这块地方真不错。”智罃站在高处举目四望,眼眸中充满了贪婪。
那句话其实不能说,要不然会被视为盯上了这一片土地。
只是,智罃既然当着楼令的面那样讲,显然是没将楼令当外人。
楼令附和着说道:“是很不错。”
天大的实话!
这个“辅氏”位于晋国西部,处在大河以西,与大荔比邻,算是面对秦国的前沿。它的地形相对平坦,周边的河系也有许多。
智罃皱眉说道:“辅氏之主不懂利用啊!”
楼令差点笑出声来。
从“辅氏”的现状来看,城池只有一座,村庄不会超过二十个。
有多少人口做多大的事情,当地封君开垦出了极多的耕地,看似已经超过他们的极限,哪怕有更多合适的地方没有开垦出来,不能算作是浪费,纯粹就是有心无力罢了。
“大舅哥这是真的盯上‘辅氏’了啊?”楼令心里进行猜测。
几个有卿位的家族,他们一定在私底下达成共识,未来将针对哪些人,安排得妥妥当当。
没有人会对楼令说那些,他只是从一些事情上看出端倪,包括“辅氏”极可能被安排给了旬氏。
当然了,跟智罃在楼令面前不多做掩饰有关,从中也能看出智罃没有将楼令当傻瓜。
智罃在某种意义上一直向楼令发出信号,该提示的在提示,选择权却是交到了楼令的手上。
智罃的那种做法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警告楼令要悠着点,另一种则是提醒楼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