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为了道义?不,是为了师出有名!(1 / 3)

众人看着倒毙的老虎,可以说心里是发怵的。

那一头老虎含尾巴在内身长三米多,体型看着委实庞大,怎么也有个三四百斤的重量。

谁看到这样的老虎不会害怕?面对它进行肆虐,稍微想想都能知道将有什么后果。

可是,那样的一头老虎,出场威风凛凛,咬死一人之后却被一箭射杀。

这样一来,他们该是将所有的情绪转移到能够一箭射杀掉老虎的楼令身上了。

话说……

晋国、卫国和齐国都相信对方不敢或不会在见面地点设伏,约定一个会面的地点,派人过来草草巡视了一遍,没有留下人手警戒?

这种事情发生在春秋时代是很正常的事情,排除掉某一个人得了失心疯,要不然才会去干约定见面又进行埋伏的举动。

真的设下埋伏抓住对方的主将,以为能够迫使敌军投降吗?即便是这一支敌军投降,那样干的个人和国家一定会信誉破产,得利了一次却是失去未来,并且接下来就该遭受围攻的局面了。

这么说吧……

几十年前的楚国一点都不值得信任,他们屡次北上恪守规则,慢慢才建立自己的信用体系,多次与中原诸侯打生打死,世仇却是压根就算不上,属于一种公平竞争而已。

东南一隅的吴国,他们使用所有手段去对付楚国,楚国就不跟吴国讲规则,两边打起来一样是无所不用其极的方式。

吴国跟中原列国接触得很少的关系,中原各诸侯其实对吴国并不了解。因为吴国跟楚国的玩法,楚国北上守了规矩,吴国却是一次都没有北上,中原列国对吴国的印象就是:太会乱来,寡不廉耻,披发纹身……,等等负面的信息。

明明楚国和吴国都用了不堪手段,楚国北上之后守规矩,中原列国对楚国和吴国的看法出现了不一样,说白了就是楚国在中原树立了信用,吴国由于没有北上的资格在中原列国眼中不存在任何信用。

国家信誉这种玩意,想要树立起来千难万难,一次玩脱了又会将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信用挥霍干净。头脑清醒的人,怎么会因此很小的利益去挥霍信用呢?反而言之,利益足够大的前提下,挥霍会成为必然选项。

齐国抓住郤克和孙林父或许能够得到这一次战争的胜利,可是齐国接下来要面临晋国与卫国的疯狂报复,不可能对郤克和孙林父进行设伏。

同理,晋国和卫国认定自己能够正面击败齐国,更没有理由设伏抓住高固。

在那种前提下,会面地点的安保情况被疏忽了!

“天下第二便有如此风采,天下第一当是如何璀璨啊!”高固打破了安静的局面。

高固必须将天下第一扯进来,用意是打压晋国的天下第二,免得没有正式会谈之前,齐国这边士气受挫,晋国、卫国过于得意忘形。

得意忘形是个贬义词,问题在于一旦晋国得意忘形,难受的会是实力不如人的齐国。

郤克的反应是发出一阵“呵呵呵……”的笑声,随后幽幽地说道:“无有楼令,在场几人命丧虎口?”

出事了啊!

一头老虎突然出现,还咬死了一个人。

如果不是楼令及时射杀,他们警戒力度不足,老虎咬死一个人之后继续肆虐,谁敢保证自己不会有事?

布置场地的动作停下来,随行的护卫赶紧进行排查,重要人物则是被保护在了会场的中间。

郤克问楼令,道:“那头老虎献给我?”

楼令不缺一张虎皮,更知道郤克是在嘲讽齐国那一方,应道:“这是晚辈的荣幸。”

给晋国的中军将送礼,多少人想送还找不到门路呢!

郤克也不会白要,事后一定会有回赐。

然后,这一次会面的地点是齐国挑选,出现任何状况都需要齐国背锅。

深恨齐国的郤克,他怎么可能不抓住机会大肆嘲讽。

看看齐国的人就知道郤克的嘲讽很有杀伤力,他们一个个又惊又怕又尴尬,正事没开始谈之前,气势就给弱了。

众多护卫一阵排查下来,待在会场中间的人时不时能够听到突然间传来的动静。

那是护卫找到了野猪,可能是野猪突然冲出来。

也能是其余什么动物从隐蔽角落窜出来,闹得护卫紧张应对,一看却是一只獐子。

一众护卫忙碌了近两刻钟,现场的安全隐患被尽力排除,会场才重新进行布置。

他们明明是一大清早出发,抵达山脚下大概是巳时(9点)左右,花了半个时辰来上山,出现意外又折腾了好一会,等待会场布置完毕却是接近午时(11点)了。

会场的布置仍旧是老样子,外围用布围起帷幕,走道弄得跟迷宫似得,正中间空出老大一块地。

在正中间的地面铺上了毯子,毯子用麻布制作而成。

一应的案几、蒲团、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