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罃带来了三个“旅”的兵力,计六十乘战车,含战车组成员在内共有一千五百战斗力。
当然会有一些随扈,例如智罃就带了三十多不算在战斗力内的随从和仆人。
其余的“下大夫”、“士”、“徒”也会携带或多或少的非参战人员,他们并不被计算在战斗力之内,只是负责一些后勤工作,包括一旦战事拖得久了,他们返回各自封地带来粮食等物资。
三天之后,郤至带着一个“师”到来。
按照《周礼》的制度,一个“师”便是一百乘战车,含车组成员在内一共两千五百的战斗人员。
又是过了两天,赵婴齐和祁午带着各自的部队抵达。
赵婴齐带来了两个“旅”的兵力。
祁午带来一个“旅”的兵力。
作为东道主的楼令给他们安排驻营的地点,再邀请各自能够上得了台面的人物吃喝一顿,算是尽了东道主的义务。
要不要帮他们带来的部队准备物资,或是进行犒劳之类?楼令要是这么干,该让他们怀疑是不是要染指军权了。
所以,谁的部队就是谁的,哪怕国君都不能越级进行赏赐或犒劳。
“你这次出兵多少?”智罃知道阿娇临走前给楼令留下了三百护卫。
那些护卫当然属于旬氏,只不过更细分下来是阿娇的私军,旬氏能够进行干涉为前提,又不一定会去干涉。
楼令答道:“我向阿娇借了两百人,自己再带三百,合为一个‘旅’的兵力。”
智罃对阿娇借兵给楼令没有什么特殊看法,乃至于是支持的态度。
所以是什么?阿娇手头掌握的武力不止比楼令多,其实在质量上也占优。
毕竟,楼令什么都要靠自己,阿娇却是含着金钥匙出生,有差距是自然的。
“那就是合兵六千。”智罃肯定学会当代的数学。
智罃点了点头,招呼道:“走,去见郤至。”
他们来到郤氏的营地,见到郤至的同时,发现赵婴齐和祁午也在场。
“来了?”郤至起身迎接,示意智罃和楼令各自就坐,才说道:“问了‘巫’,再有十来天可能会下雨,会有二十天左右的雨季。我们要抓紧时间,越早出兵越好。”
春雨嘛,除非是气候过于反常,要不然立春之后是会有一段时间的雨季,农耕民族所定的春播,便是根据气候来操作的。
没有人对郤至的提议有异议。
从场面来看,主导这一次对狐氏开战,确认是郤氏无疑了。
郤至看向楼令,问道:“有盯紧那两个部落吗?”
楼令颔首说道:“一直派人盯着。”
郤至又问了一些关乎那两个狐氏部落的事情,询问己方各家族的备战情况,最后拍板道:“两天后出发。令,你来当前劲。”
楼令自然没有异议。
前劲在晋国指的就是前锋。
所以,成语“后劲不足”便是出自春秋时代的晋国,背景出现在一次与楚军的交锋之中,后续部队乏力不可再战。
楚国那边则是诞生了“名列前茅”这个成语,背景一样是跟晋军交战有关。
两天后,大部队开拔。
楼令领着一个“旅”充当前锋属于合情合理,原因是老楼家熟悉当地的环境与地形。
恰是老楼家摸清了地形的关系,少了遇水搭桥和逢林开路的过程,大大节省了行军的时间。
作为大部队的前锋?不止是率先对敌的部队,其实含有高山阻拦就要开辟路径,遇到江河阻拦就要架桥通过,类似的一系列重任。
“家主,他们的最后一批人在一天前才刚刚拔营离开,我们的人一直紧紧盯着。”楼鱼又是担任斥候长的角色。
今年冬季,来到附近窝冬的狐氏部落一共有六个,其中的一个被老楼家攻击,剩下的五个后面主动向北面挪了一段距离。
当时还有狐氏的人去老楼家责问以及赎人,去了老楼家的狐氏人一个都没有回去,后面狐氏却是没有其它的行动。
楼令一度以为几个狐氏的部落将会合南下,没想到对方真的就是没什么动静,开春之后正常地展开返北行动了。
“确认没有异常?”楼令有重视每一条情报,该问还是得问。
楼鱼不是那么确定地说道:“或许有,只是我判断不出来。”
几个狐氏的部落搭伙一块离开,算不算异常?
考虑到游牧部落在每一年的春季会定个地方聚会,他们结伙一起向北,真算不上太异常的事情。
楼令想了想,吩咐道:“让咱们的人注意,不要被发现了。”
“诺!”楼鱼只能这么答应。
有狐氏的那些部落在前面,跟在后面的晋军顺着他们走过的道路行军便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跟得太紧,又不能失去对几个狐氏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