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回马枪
这个乔氏是‘乔一城’,不知道还有多少的‘乔半城’、‘乔万亩’、‘乔千顷’,怎么改?
各种战乱导致了国家破碎,百姓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之中,可承担这个后果的,只有国家与百姓,而中间的士族,却趁机发齐了国难财,在经历短暂的慌张迷茫后,迅速的反应过来,通过种种手段,在土地,粮、钱、人的方面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吞噬、膨胀。
在这个特殊的年代,手里有地有钱有粮,自然也不会缺人。在朝廷暗弱,失去对地方控制的时候,这些士族自然而然取而代之。
士族的坐大,蒙难的还是国家与百姓,国家进一步衰弱,无力维持稳定,而百姓无有寸地,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长此以往,国家与百姓将陷入无尽的苦难深渊,无法自拔。
皇甫坚长,赵云,典韦跟在刘辩身边,不敢接话。
‘新政’一直以来备受争议,不知道多少人指责‘新政’是‘异想天开、痴人说梦’。
钟繇见荀彧还是不肯放过何颙,心里也无奈,没有多劝的意思,道:“好,我协调洛阳府尹来做。说起来,这周异倒是热情似火,做起事情来没有白天黑夜的,比陛下还勤奋。”
这个时代,土地就是一切,所有的活动都是基于土地之上,只要土地改革做的好,那么既能富民强国,也能削弱士族的力量。
钟繇坐回去,满面肃色,沉声道:“不可!”
钟繇忽然想起来了,重重点头,道:“你说的是。我之前与应劭讨论过了,由朝廷派遣治盐使,统管生产、运输、分派,确保所有利润收归太仓,初步估算,明年收个十万缗是最低,够大用了。”
荀攸兼任着吏曹尚书,虽然不管秋季大考,可这些录取的士子的任命归他管理,所以,荀攸的权力在某种程度来说,是大过荀彧这个丞相的。
皇甫坚长几次想张嘴劝慰几句,但他不知道怎么开口。
正在整理文书的小吏听到,小跑出来,站在门房不远处,道:“是。”
当然,还有揭竿而起,奋起反抗。
钟繇嗯了一声,道:“还有就是今年秋季大考的事,吏曹那边预估今年报考的人可能超过万人,打算十录其一,以弥补朝廷、地方的官吏缺额。”
朝廷甚至形成了某种约定成俗的‘抗拒默认’——抗拒‘新政’同时‘默认新政’。
这就是钟繇反对的根本原因!
在走出列人县大门的时候,刘辩突然自语道。
荀彧仿若未闻,道:“吴景上了一份‘改革详述’,我看着还行,你也看看。”
“希望他不是一时的,”
“暂且不能放他走。”
钟繇从外面进入丞相值房,头疼不已的道:“陛下不在宫里,那位二殿下是要翻天了……”
钟繇脸色骤变,猛的回头,旋即起身,来到门旁,仔细查看没有其他人,向不远处的小房间喊道:“没有我与丞相的允许,任何人不准靠近!”
但随着荀彧与荀攸矛盾的不断加深,尤其是宫里对‘颍川党’的忌惮,荀彧有心削弱‘颍川党’。
“还是在土地上……”
作为刘辩身边的近臣,他们都知道‘新政’面临的困境以及眼前的陛下苦心孤诣,想要消除弊政,中兴大汉的决心。
一一一.二五三.二二七.一三
洛阳城,皇宫。
钟繇脸上都是疲惫之色,道:“我前日见了何颙,他有意归乡,请我放他走。”
荀彧又翻起公文,嘴上道:“冀州那边的盐场要进一步把控,要将盐税收上来,未来几年,我们都要靠盐税过日子了。”
刘辩看完这份礼单,扔给皇甫坚长,朗笑着道:“二公子,你说的礼物呢?”
某种程度来说,庶民与地主士绅是天然敌对的关系,只有庶民一方完全溃败,才会不得不卖身投靠。
尚书台比以往时候忙碌了十倍不止,已经一而再的扩人,尚书台更是连接了六个廊庑,来来往往,多达百余人。
皇甫坚长一听,连忙陪笑着道:“陛下,已经在陈留郡了,很快就能送过来。”
荀彧写字的笔一顿,缓缓抬起头,看向钟繇道:“我打算,另觅吏曹尚书,伱怎么看?”
荀彧否决,而后道:“并州、司隶无地百姓登记了不少,以‘安民’的名义,先行给他们分地,尤其是三辅之地,是重中之重。”
十万缗,对于现在的大汉朝来说,是一笔巨款!
荀彧批了几个字,而后道:“豫州那边,刘繇的计划还是不错的,刘备也肯于用事,总体还算好。”
钟繇坐下后,喝了口茶,直接摇头道:“我看过了,过于虚泛了。”
荀彧抬头看向他,道:“不在于虚泛,而是有可取之处,说明他也用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