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9 章(3 / 4)

,咱爹觉得这钱拿着有愧,全都给了县中的老弱病残,还时常夜晚去给贫苦的读书人的添灯油……

沈持边看边给她写回信,他跟家里人一向话不多,只说:让他们做好准备,等他回京时候一块儿走。

写完信他略有些烦躁:周大珏到底何时来接他的临时摊子啊。

时光悠悠又是一个月过去,十一月份的黔地与北方不同,寒意少,冬月窗外依旧雨在飞。

但是湿得太难受了,尽管没有天寒地冻,但沈持还是觉得穿什么衣裳都不保暖,一天天跟住在阴冷的地牢里似的,难得见几次太阳。

然而来往黔地的商行和商人并不见少,从铜仁县那边过来的,几乎人人入住客栈都在谈论朱砂,朱砂饰品,成风了。

可沈持却来不及去当地看看盛况,省内各县官吏的柬每日还是如纸片一样飞来搁在他的书案上,每每处理完就天黑了,时常有种分不清白天黑夜的错觉。

沈持想:在黔地当父母官不易,他为即将到来的周大珏深深捏了把汗,不知这位师出同门的同乡,能不能在这里过渡好呢。

外放是日后升迁的阶梯,这里做出了政绩,很快会被拔擢上去。

本月二十九日,冬雨沥淅,姜蘅携邱长风路过黔州府,来府衙瞧了眼沈持,二位道长的拂尘上坠着紫金砂八卦镜,更道骨仙风了。

当日铜仁县矿事暂时了结,散伙的时候,两位道长说要去江西府龙虎山的道教祖庭云游,于是分道扬镳。

因为他们四处云游行踪不定,且一去经年,是以沈持暂时没有给两位道长备紫金砂物件当礼物。

沈持看到眼睛贼亮:“道长这个真大气,谁给雕刻的?”

这手工艺真不错。

邱道长挑挑眉头:“贫道自己。”他们到了龙虎山后没停留多久又折回铜仁县,从那里一路行来看到不少人带朱砂发簪,挂朱砂吊坠,心想手里的紫金砂可比他们的朱砂好多了,绝不能浪费,于是刻了两面八卦镜挂着。

沈持:“……”还挺会赶时髦的嘛。他心想:看来铜仁县当地市面上的朱砂饰品应当不少,都引起道长的注意了,说不定给他们的矿石都被商行找工匠雕成饰品了。

甚好,甚好,是他想要的。

姜蘅笑起来鹤发童颜:“沈大人在这里还好吗?”

“姜道长别来无恙?”沈持说道:“快进屋来坐。”

邱长风白他一眼:你跟我认识的早,怎么反倒跟我师兄亲热得不行呢。

恰好到了吃哺食的时间,沈持亲自给他们二人倒水:“二位道长留下来吃饭吧,我去灶台上看看有什么吃的。”

邱长风这才脸色稍霁:“沈富贵这是要亲自下厨了?”

沈持:“道长想要吃什么,我来做。”

邱长风:“随便。”

沈持:“……”

姜蘅笑了两声:“贫道近来不想吃荤,邱师弟除了牛肉外什么都吃,爱喝一口小酒……”

沈持看了邱长风一眼笑道:“有酒,有酒。”

邱长风摆了摆袖袍:“快去做饭吧沈富贵。”

沈持:“好嘞,二位道长先喝口茶,稍等咱们开饭。”

他到府衙的灶台上去,两个当值的厨子看见吓了一跳:“沈大人,小的没有偷吃,也没有偷懒……”

沈持拿起锅铲瞧了瞧说道:“还有竹荪吗?”

此地的竹荪极是鲜美可口。

两个厨子立刻说道:“有,大人,还有新鲜的。”给他翻出来好大一包。

沈持:“用它做一顿素食,怎么做好吃?”要吃素食,首先菌类,好吃,好营养。

两个厨子面面相觑:“大人,咱们平时都是炖鸡炖鸭汤的。”

没有用竹荪做过素食。

沈持:“……”

他只好想着上辈子的经验,用竹荪跟其他晒干的菌子煲一锅素汤。

汤有了,沈持又道:“烦请二位再做一些丝娃娃来。”黔地有一种特色吃食叫丝娃娃,用大米粉薄薄如纸只—手掌那么大的薄饼。再卷入萝卜丝、折耳根、炸黄豆、脆哨——大概是猪油渣、木姜子……菜丝切得极细,入口素菜脆嫩,脆哨很香,十分的能激发食欲。

姜蘅不吃荤,丝娃娃做了纯素不放脆哨的。

他们在樊武县驿站的时候,厨子是工部从北地带过去的,做的也都是京城菜,没有供应过本地百姓常吃的丝娃娃。

来到黔州府衙后,厨子以为沈持京城人氏,特地给他做的北地菜,也没有吃过丝娃娃。

他那日上街瞧见了还怪馋的。

“给本官来一份带脆哨的吧。”他说道。

“好的沈大人,”两位厨子觉得这位沈大人挺平易近人的,方才的拘谨感去了大半:“给沈大人多做些脆哨。”

沈持笑了笑开始着手煲竹荪汤,倒也用不着他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