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3 章(2 / 2)

沈持也不绕弯子:“敢问俞大人,这次户部打算补偿迁出的两县百姓每户多少两银子?以及田亩,税赋徭役呢?”

俞驯的脸仍旧是黑着的:“参照旧例,每户补六两银子。”他冷声道:“余下如何安排,是黔州府的事了。”

不能全推给户部。

沈持想说黔州府是不会管的,但他没说出来,他道:“在下知道了。”

在俞驯这里,没有可商量的余地。

沈持从他屋中出来,回到自己房里。

赵蟾桂见他心事重重,问道:“大人,咱是不是遇到难事了?”

沈持勉强笑了笑:“算是吧。”

深夜,他在灯下拟了一份告示,大致是告黔、安两县的百姓,朝廷给每户发放六两银子,让他们在十日之内搬迁到别处去。

至于去往哪里,后续如何安置,沈持沉思良久始终没有落笔。

次日拿给朱文济过目,他道:“沈大人是问过俞大人之后拟的?”

沈持说道:“正是。”

朱文济笑道:“请沈大人告诉焦大人一声,他要是没好的法子,就这么办吧。”

……

那日后来,沈持捏着这张告示在邱长风屋中坐了许久,两人说着话不知因何不投机了,他被道长甩着拂尘撵出来……

次日,一道骨仙风的道士出现在黔、安两县,他对当地的百姓说,他们不日即将要发一笔小财。

百姓们淳朴,笑了笑没当回事。

哪知三日后。

黔、安两县当地的县衙贴出搬迁告示,每户赏银六两。

告示一张贴出来,一些正因为家中变故,走投无路的人都没多做考虑,立马跑到县衙去问是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直接画押拿银子走人,迁出就迁出,有什么比活下去更重要呢。

他们甚至激动地说道:哎呀那道士,不,神仙的话是真的,当真发了一笔财啊。

两县自打支摊子登记要走的户数后就没停歇过,一直到黄昏时分,县丞都看不清楚花名册了,才收工回去。

可是许多人拿了银子之后,却不知道迁到哪里能讨生活,又犯难了。

这时候,那名道士又出现了,他说这笔小财之后还有一笔大财。

百姓们把他围住,问大财怎么发,道士说道:“好办,拿着这钱到铜仁县去。那里会有贵人,带你们发大财。”

“铜仁县?”百姓们之中有人讶然:“不就临着咱们县,穷得叮当响,到那儿去能发什么大财?”

道士呵呵一笑,故弄玄虚:“去了你们就知道啦。”

“前几天神仙告诉咱们发小财,”有人说道:“今日官府不就给发了六两银子嘛,反正要迁走,去哪儿不是去,铜仁县还近呢。”

“那倒是,”更多的人说道:“就去铜仁县吧。”

两县的百姓收拾家当,携带老幼,陆陆续续迁往铜仁县。

……

告示贴出来的第五日,黔、安两县已经走了大约有三分之二的人,县中空荡荡的,寂寥,冷清。但有一些当地的大户人家守着祖宅大骂:“我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你就出六两银子就让我搬迁,我不走,来呀,发大水呀淹死我算了……”

大户人家看重祖籍祖宅,不像那些贫穷没落的人家,说迁走就迁走了。

县衙倒也没对他们用强。

只是不几日后,又来位更有仙气的老道士,他笑呵呵的胡须长长的,说能断人祸福吉凶,说不对不要钱,谁都能来算。

忐忑中的人像是抓到了一棵救命稻草,他摆下摊子没有一会儿,就来了个穿襕衫的读书人,上来就说他被迫迁居的事情,问老道士这里还能不能留下。

“贫道观郎君面色,”老道士说道:“有化龙出头之志,但囿于这地势低洼之处,恐难如意,何不搬到东北方的高处去呢?那里可让郎君日后顺风顺水,是个福地啊……”

读书人抬起头,朝东北方看去,咦那不正是铜仁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