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成立作战纵队2(1 / 2)

此外,成立作战纵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因为张云发现,随着部队再次扩编增加人数,之前快速升迁的野战团长们,已经有些跟不上部队扩张步伐。这些团长们在军队建设、士气维持、战场临机决断上尚且差了些火候,需要一些资深人士的场外指导。

这一方面,张云、刘长青、邢志国都不算精通,但想来铁三角这几个老团长们应该是没问题的。

因此,张云打算让丁伟、李云龙、孔捷这三个红军老团长担起更大的担子,分别担任三个作战纵队的负责人,也能指点下这些新团长们。

考虑到这“晋西北铁三角”毕竟不是跟着独立支队一块发展起来的,反而是半路加入的干部,为了防止张苗、老张等元老级团长们心中有情绪,他自然也有所布置。

详细来说,就是由野战1团、2团、独立团、炮团1营组成第一作战纵队,由张云亲自指挥,孔捷担任副手并做具体部署;野战7团、8团、22团、炮团2营组成第二作战纵队,由刘长青亲自指挥,丁伟担任副手并做具体部署;野战3团、9团、新一团、炮团3营组成第三作战纵队,由邢志国亲自指挥,李云龙担任副手并做具体部署。

基本上,每个纵队作战部队约3万人,拥有超过两百门身管炮、超过400门迫击炮、200余辆卡车,还拥有适量的防空炮,可以视为一个解放后期的纵队或者军级单位。

当然,张云、刘长青、邢志国三人作为正太军分区高层,需要在临时指挥部、驻地等做战略部署和后勤保障,三位老团长实际上就是三大纵队作战时的的最高军事指挥官,指挥着纵队开展作战。

需要说明的是,作战纵队仅是一个为方便作战指挥而设立临时层级,不是正式级别。

如今的独立支队和正太军分区,虽然人数众多兵力强大,实力已经远远超过了师级规模,但其实在编制上才是旅级单位,张云也没有权利能让三个团长担任副旅级或者旅级干部,只能临时这么安排。

不过,这样安排也挺好,至少元老团长们心里会更舒服些,在作战时会更加配合老团长们作战,等后续大家习惯了彼此的存在,说不定就可以转为正式编制。

另外,不是总部压着独立支队不提级,实在是八路军编制有限。

要知道,129师平原根据地发展的部队已经超过了30万人,新编了数十个团,七八个临时旅级单位。如果再加上新编386旅等,那129师总人数便超过了35万人,至少相当于之前的五六个八路军部队,但是目前仍然是师级部队。

没办法,国民政府不可能给编制,而八路军目前又不合适脱离国民政府的名义统治自加编制,只能设置各类临时部队称号。张云此时设立这临时纵队,没毛病!

………………

在成立纵队后,张云打算发起的第二次忻口会战战役布局其实就很清晰了。

以孔捷一纵防御忻口防线,直面北面之敌;以丁伟二纵防御阳曲县南侧山口阵地,防御太原之敌,同时随时增援一纵战场;李云龙三纵则是放弃霍州阻击前线,后退至山区,负责守卫晋中山区防线,威慑太原晋中地区鬼子,策应忻口战场。

此外,新二团改为守卫团,专门负责霍州东侧的山区防线防御,以便可以帮助三纵随时从晋中山区防线中解脱出来,机动开展野战作战,伺机再次进占晋中、临汾等地;

防卫4团则是不再负责驻地外围防御工作,专门前移至寿阳附近,依托寿阳附近的山区,阻挡鬼子再次进占寿阳等地,保障忻口防线与驻地的运输线;

防卫5团则是负责驻地外围和驻地山体工事防御,等于是完全承担了之前4团、5团的任务,不过如今驻地内部很是安全,问题不大。

最后,则是总部协调的晋绥、晋察冀各两个团的援军部队。

张云没让这四个团的兄弟部队参与正面作战,以免火力薄弱的他们成为鬼子部队的突破口,而是将他们分别布置在忻口以及阳曲县南侧两大防线周边的山脉中,专门负责防御鬼子的穿插作战,并伺机前出对敌人的运输线开展破袭。

这些兄弟部队不仅熟悉当地地形和道路,了解周边情况。只需要稍微加强一下这四团兄弟部队的轻重机枪和迫击炮数量,再提供足够的武器弹药,他们就可以轻易挡住沿着山脉穿插的鬼子,保护主战场的侧翼安全。

………………

听完张云的设想,刘长青自然是毫无意见。

他也感觉到,随着独立支队部队人数越来越多,装备数量越来越好,自已以及这些新团长们的指挥能力、作战技能等已经有些跟不上了。

这也是他为什么基本上一直担任着张云参谋,而不是亲自去指挥作战的原因。

在短短两三年内,他就跟着张云从一个副排长升职到支队长,共同管理着十多万部队。如此快速的职务晋升,让他一直如履薄冰,深怕自已一不小心指挥失误,就会葬送大量部队战士的性命,因为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