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2 / 3)

死马当活医,生死有命。

这声惨叫,黎云缨是听到了的。

她收到消息后,正带了人从外城打马而来。

淑三婶子等人一见着她,纷纷喊人,总算是定心了。

黎云缨下马,侍卫过来牵马。

一众招呼行礼过后,她问:

“几年不见,大家都好吗?”

淑三婶子不免红了眼,却道:

“好,都好,孩子们书读得都好,可都上进了。”

旁边的车内却传来一句违和的话:

“把我等晾这晒大半日,谁家的大孝子终于来接他们祖母了?”

众人一度尴尬。

淑三婶子小声解释说是她们自己开锁出来的,京都太乱了也不好将人撇下。

黎云缨拍了拍她的手示意没事。

姜含璋最是守礼,上前跪礼。

姜老太虽不喜欢大房,但喜欢这个嫡孙,一听是他的声音,立即从车里出来去扶人,大喊我的好孙儿,四五年不见,可真让人想得茶饭不思。

说着便哭,哭完她的不易,又哭这一路是如何艰险。

姜含璋少不得动容,陪着哭一场。

黎云缨淡定地行完礼,旁观姜老太演的舐犊情深。

那边处置伤员的几人也都纷纷过来行礼。

哑奴与大夫把姜含桦的情况说了,有点不大好,

黎云缨点头示意知道了,只道:

“劳烦伍大夫尽力救治,剩下的一切就看天意了。”

这伍大夫正想说若有上好的参汤吊着。

熬过最凶险的一日两,或许能救回来。

听着姜太夫人如此说,便按住了话茬。

刚才发生的一切他也有耳闻,觉得不蹚浑水,按说的尽人事听天命。

接着,苟县令也带着人马出城来迎接。

见面就是一句不知老封君今日到有失远迎,将姜老太捧得高高兴兴。

姜老太见场面已经做足了,瘪瘪嘴表示还算满意。

又瞥了眼周遭乱糟糟臭烘烘的流民难民,很是嫌弃,想立马划清界限。

“走吧走吧,先进城,进城再说。”

姜老太就让姜含璋搀扶着她,要进城。

苟县令当然知道他们是打京都方向来的,于是擦汗,为难地望向黎云缨。

黎云缨也未表态,倒是姜含璋面带歉意地解释了一番,本地法则的近日严令。

姜老太一听到自家门口了,过门而不准入,岂有此理!

板脸训斥:“我们是姜氏!整个姜县取的就是我们的姓氏,璋儿,祖母要回家,难道就不能通融?”

姜含璋面色如常,眼底却起了一丝波澜。

黎云缨抬手:“不能,就因我们是姜氏,更要以身作则!”

姜老太气得颤抖,手指着罪魁祸首骂:

“你!我就知道一定是你!姜县何时由你说了算?滚一边去!”

黎云缨呵笑:“婆母,姜县自然不是儿媳说了算。

你们要进去,先问问他们愿不愿意。”

她指向听闻门口有大阵仗前来看热闹的城内百姓。

所有人都看着,姜氏会不会优先于法则之上。

姜老太走向围观的百姓笑道:

“诸位相亲父老,我乃姜公之媳,姜张氏,我儿姜成忠是出任过首辅,想必大家都知道,今日我们归乡······”

她一步步往前走。

大家一步步往后退。

“还请行个方便,让我们先进城。”

小张氏也跟着抹泪,打感情牌:“我儿遭了匪祸,现医药不济,还请······”

“你们缺什么药石,我们可以送出来。”

“对!听说你们京都城都快死空了,就别进来害大家,左右不过是几日的功夫,等等又怎样?”

一听有疾,百姓们更是怕了。

七言八语地开始声讨,坚决不让她们进城。

姜老太与之对骂刁民恶奴。

姜含璋怕她再骂几句把曾祖父辈攒的好感值败光,连忙劝道息怒,还说营帐会额外安置,每日的饮食都由城中供应。

最后没得法几个姜氏的子孙全部跪下:

“孙子不孝,还请祖母暂且忍耐。”

姜老太见状知道撒泼打滚也是进不去了。

只能装一装她是明事理的老夫人,叫人都下起来,说一切都是看在乖孙的面子。

苟县令亲自寻了个靠树背荫的空地,帮着安营搭帐。

马车也都留在一侧,备用。

当然也少不得马屁一番,大赞老封君高义,以大局为重。

没进城的姜老太心中不爽,也只能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