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元与大夏结成同盟,北元使团带着大夏援助的十五万石粮草离开太安,北元十万大军不日便会退兵。
这个消息像风一样迅速自太安城朝大夏全境蔓延。
百姓们对这个消息倒是不怎么关心,他们要的只是和平。
只要北元退兵,不影响到他们的安稳生活,他们并不在乎朝廷是怎么让北元退兵的。
战争也好,结盟也好,都无所谓。
但当这个消息传到大夏各州官吏与边疆将领的耳朵里时,却是让他们心里瞬间蒙上一层阴云。
北元退兵了,是不是意味着朝廷准备用暴力的手段,解决掉镇北王一脉的威胁。
如果是,谁能在军阵之上胜过在大夏有军神之称的赵庸?
如果不是,为何朝廷仍在向肃州增兵?
与此同时,赵韵也得知了北元和朝廷结盟,以及北元即将退兵的事情。
一处小河边上,满身污垢的赵韵已经沉思许久。
北元与大夏结盟之事,他并不意外。
数月前,聆珑就已经非常坦然的告诉他,如果他不和北元结盟,那北元就会选择和大夏结盟。
真正让他心情变得沉重的事情,还是在于即将到来的战争。
肃州现在已经集结了十五万朝廷的大军。
除了卢国公陈雉与舞阳侯宁辰统率的六万大军是来自于太安城的禁军,剩下的九万大军俱是百战边军。
兔耳关三万大军,与凉州北海关援助肃州的三万大军不必多说,都是与镇北军一样,专司防备北元的精锐。
而山海关援助肃州的三万大军虽说不曾与北元打交道,但山海关防备的室韦国与海真国同样是民风彪悍战力惊人的异族国度。
山海关以一关之力防备两国,战力不可能弱。
反观西北三州的力量,却是处于绝对的弱势。
三万人的大字营翻越阴山进入草原,陷阵营的战马,甲子营的骑兵被赵韵全数带走,两千数字营被纪元生那老家伙带到锦州。
这就导致老爹麾下的可用之兵只剩下六万两千之数,还尽是步卒。
虽然还有三千玄甲军留守甘州。
但玄甲军是重骑兵,不到一战定生死的时候,玄甲军不可能出动。
也就是说,一旦朝廷对镇北王一脉动手,老爹便只能用六万两千人的步卒硬刚朝廷十五万大军。
如此悬殊的力量差距,赵韵的心情没办法不沉重。
此外,辽东这边的情况,也只会比肃州更凶险。
山海关五万大军被调走三万,关内只剩下两万守军,就算加上纪元生手中的数字营和他麾下的甲子营,也不过两万五千人。
而聆珑既然敢谋划辽东,便说明室韦国和海真国已经成为了北元的囊中之物。
两万五千人,对抗北元,室韦,海真三国联军,怎么看都是死路一条。
至于朝廷能不能反应过来,赵韵压根就没抱任何希望。
聆珑此次谋划辽东,谋的就是一个信息差。
纵然他让姜媚的人手给太安城预警,小皇帝也未必会信。
毕竟,两国结盟的消息才刚刚传出去。
最重要的是,就算小皇帝信了,也来不及了。
不管他是下令支援肃州的山海关守军回援,还是从国中调兵支援辽东,都需要海量的时间。
等援兵赶到辽东,可能赵韵坟头草都三米高了,辽东也成为了北元最重要的产粮地,以及觊觎中原之地的跳板。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这一次,赵韵算是栽得很彻底。
赵韵沉思良久,将目前老爹和他要面临的情况梳理了一遍,脸上不由得露出一抹苦涩。
必死之局啊。
他确实是没想到,北元会趁着大夏新旧交替之时行谋划中原之事。
毕竟,谁能想到北元那位女帝和聆珑两个女子,竟然会有如此魄力?
相比聆珑和北元女帝以天下为棋,将天下人都骗了过去,他在太安城那些所谓的谋划,就显得很小家子气,而且很傻逼。
早知如此,就该早早的想办法推平草原,再行争霸天下之事的。
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他也没有可以存档的金手指。
“呼~”
长出一口浊气,赵韵捧起一捧冰凉的河水浇在脸上,然后对着身后招招手。
无名出现在赵韵身后,躬身道:“殿下。”
洗了个脸,赵韵的心思稍微清醒一点,问道:“距离山海关还有多远?”
无名面无表情地回道:“咱们现在已经到达凉州境内,距离山海关还有一千二百里。”
赵韵继续问道:“三号现在到哪里了?”
无名道:“肃州,他携带了不少辎重,速度稍微慢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