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印象(1 / 2)

当张盼盼在醉杏楼,找到了李师师的时候。谁知道,李师师也是已经得到了消息。

醉杏楼最上面的一层阁楼,整个阁楼都是属于李师师一个人的。平日里,除了几个丫鬟,没有人能够随便上阁楼的。

甚至于醉杏楼的老鸨子,想上阁楼都得需要通报一声。毕竟,一个李师师就是醉杏楼的摇钱树。不知道多少富家公子,为她一掷千金毫不皱眉。

李师师不仅有倾国倾城之貌,而且学识渊博,琴棋书画无所不能,被当时的文人雅士争相追捧,成为了名噪一时、名动天下的绝代佳人。

李师师原本是汴京城内经营染房的王寅的女儿,四岁时她母亲去世,父亲便把她寄名佛寺。一年之后,父亲王寅因为朝廷染布延期入狱获罪,不久便死在了狱中。李师师因此流落街头,后来被李蕴收养,取名李师师,并常年教她琴棋书画、歌舞弹唱以及侍人接客之道。李师师在这样的环境中逐渐成长,最终成为了文人雅士、公子王孙竞相争夺的风情万种的京城第一歌姬。

只有张盼盼,能够自由出入醉杏楼的阁楼。

北宋时期,其实算得上一个比较开放的时代。大宋王朝的繁华鼎盛,美轮美奂。

你可以质疑北宋的军事,但你不能质疑它的经济。

虽然对于北宋经济的争论仍旧存在争议,可是北宋当时坐拥着一个百万人口的大都市。这在整个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

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北宋时期的经济总量达到了当时世界的巅峰,其gdp占据了相当高的比例。例如,有观点认为北宋gdp占当时世界的60左右,这一数据主要基于麦迪森《世界经济轮廓》的估算,其中北宋经济总量高达265亿美元,人均经济占有量是450美元,都是当时世界第一。

然而,也有观点认为这一估算存在夸张之处。有研究显示,北宋时期中国gdp总量约为2655亿美元,而占世界经济总量的具体比例则存在争议。有些学者认为这一比例可能高达227至四分之一左右,而并非60或80这样的高比例。

虽然对于北宋的经济颇具争议,可是有一点却是不争的事实。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可见一斑。

醉杏楼不管怎么说,终究还是一座青楼。就算是卖艺不卖身,也是贱籍。而张盼盼出身名门望族,以她这样的身份出入醉杏楼,就不怕惹人非议么。

实际上北宋对于世界的开放包容,可以说和大唐有的一拼。程朱理学尚未兴盛,那时候的道德伦理观念也相对宽容。

比如说,寡妇可以改嫁是被这个时代所包容的。在宋朝,寡妇改嫁是相对被社会所接受的。这一时期的贞节观念并不像后世那样严格,女性拥有一定的婚姻自由权和财产继承权。同时,宋朝的法律也对寡妇再嫁提供了支持,从最初的限制宗室女子再嫁,到后来逐渐放宽,直至彻底放开不许再婚的禁令。

宋朝寡妇改嫁的原因多种多样。首先,战争频繁导致大量男性死亡,许多女性因此成为寡妇。这些女性为了生存和寻求新的生活伴侣,往往会选择改嫁。其次,宋朝的商品经济高度发达,人们的思想观念也相对开放,对于女性的婚姻自由给予了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最后,宋朝政府也鼓励人口增长,因此也支持寡妇再嫁。

至于醉杏楼这样的青楼之地,也是能够被这个时代所包容的。毕竟,醉杏楼不同于一般的妓院瓦肆。

张盼盼找到李师师的时候,还没等她开口。李师师便说道:“盼盼妹子,你是来问朱玉平的事吧。”

这就是李师师,她总能及时的洞察人心。张盼盼一来,她就知道对方的目的。

而张盼盼显然是没有李师师这样懂得多的,毕竟她的社会阅历要少得多。张盼盼属于那种傻白甜,而李师师则属于那种成熟稳重。

这个和她们的个人经历有关,经历的不同,使得她们的性格和为人处世的风格也是迥异。可这并不妨碍她们之间,会成为最好的朋友。

果然张盼盼着急的点了点头:“师师姐,你可知道怎么一回事么。”

李师师没有回答,而是拉着张盼盼的手,走进了自己的厢房。

李师师拽着张盼盼:“你先坐下,什么事你都是如此的着急。这件事,容我慢慢给你道来。”

说罢,李师师对着身边的丫鬟使了个眼色。

就连身边的丫鬟,都比她人机巧聪明。李师师只是使了个眼色,丫鬟立刻意领神会的退了下去。走的时候,还悄悄的关上了房门。

直到厢房内没有其他人,这个时候的李师师才开口说道:“盼盼,这件事怕是有些棘手。”

就连京城的官员们,都不知道宫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至于皇帝为什么要查抄国舅府,大多数官员对此也是一无所知。

而李师师不但知道,还知道其中的缘由。这一点,足见李师师的能力其实是非常可怕的。

屋子里只剩下她们两个人,张盼盼也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