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南下(1 / 2)

很多年以后,卢小龙还是会想起,如果当初他没有遇到这一家人,自己会变成什么样子。可能愤世嫉俗,可能不再相信任何人。

年轻人把卢小龙背回了家,他们悉心照料着,终于卢小龙的伤势渐渐好转。

天色很好,阳光刺眼且温暖。温暖的阳光撒在大地上,卢小龙走出栅栏大门,倚在栏杆上看着远处的群山:“大好的河山,就这么没了么。”

马蹄声响起,一队轻骑兵自远而近。卢小龙的脸色,登时变了。

边塞之地,马蹄声很可能意味着金兵打过来了。金兵所过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在他们眼里,这些汉人和牛羊没有什么区别。

可这些边塞的百姓们,又能逃到哪里去呢。他们无处可去,只能在此扎根发芽。

红缨甲胄,寒光闪烁。一队轻骑兵,急奔而来。

卢小龙长舒了一口气,是宋军骑兵。

大宋的骑兵突然出现在这里,卢小龙也是有些奇怪。谁知加倍让人奇怪的是,这队骑兵竟然是朝着自己而来的。

那爷孙三都已下地干活去了,十几个骑兵来到这户人家跟前。为首的一个将军模样的人,勒住马匹跳了下来。他的手里,还拿着一个包袱。

包袱上,还在滴着血。这让卢小龙紧张的一颗心,登时又悬了起来。

来人没说话,直接把包袱扔在了卢小龙的脚下。包袱打开,滴溜溜的赫然是一颗人头。

卢小龙大骇,待得看清楚那颗人头时更为的震惊。这颗人头,赫然就是当初暴打自己的狗县令。

为首的那名将军,终于开口说话了:“我们是京城来的禁卫军,此地的狗官贪赃枉法鱼肉百姓。昏聩无能是非不分,我已将其法办。听闻你是从金国那边逃回来的,还带有绝密情报?”

卢小龙双膝一屈,登时跪倒在地,他终于等来了青天。

来人正是名将韩世忠,而他则是奉朱玉平之命奔赴边关,搜集情报。

朱玉平胆子大,韩世忠也不小。当初,皇帝赵桓给朱玉平的腰牌还在他那里。于是,朱玉平把皇帝的贴身腰牌给了韩世忠。

便宜行事,杀五品以下的官员无需请示。

然后,朱玉平又恬不知耻的在他耳边低声授意:别管他、娘的是不是五品以下官员,就算是一品大员该杀的也照杀不误。杀了,我替你兜着。

韩世忠不管这一套,既然有了小国舅的话,那他还有什么可顾忌的呢。

朱玉平一五一十,将在金国的遭遇都说了出来。待得说到,金人拿了岁币一样会撕毁盟约的时候,韩世忠叹道:“小国舅所言非虚也。”

“你快起身,随我回京。”韩世忠扶起他。

卢小龙却不肯走:“此地爷孙三人与我有救命之恩,将军高义,能否带他们南下。”

韩世忠一怔,一时间却不知该如何回答。一旁的随从,赶紧劝道:“将军,战事紧急,咱们带不了这么多人。”

谁知韩世忠却说道:“带上。”

随从们不再说什么,他们的将军是个疯子,做出了最疯狂的举动。将军背后的小国舅,更是个疯子。

韩世忠是私自带兵来的边关,掉脑袋的重罪。只因为朱玉平的一句话,你去边关刺探军情,带着皇帝的金牌,韩世忠便义无反顾。

大宋朝对于武将的打压是极其严重的,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这样的军队,何来战斗力可言。

而调动一支军队,非三司衙门和枢密院,是谁也调不了的。朱玉平仅凭一个皇帝的腰牌,就调韩世忠的军队去了边关。

卢小龙带着众人,找到了爷孙三的地里。那是怎样的一块地,荒凉、贫瘠、寸草不生,就是这样的一处不毛之地,养活了爷孙三代人。

他们挥舞着锄头,汗水滴在地上。将干瘪的土地翻得疏松,孩子清除地里面的石块。然后就是挑水,浇粪。如复一日,年复一年。

看到官兵的那一刻,爷孙三显然也是被吓坏了。

韩世忠扶着卢小龙下了马背,卢小龙走到三人跟前:“老人家,跟我走吧,这里金人马上就要打过来了。”

金人,是刻在他们骨子里的恐惧。爷孙三的脸上写满了恐惧,原本孩子是有自己的母亲,老人是有自己的老伴。三代同堂,日子过得贫苦却幸福。

然而金人铁骑的南下,使得这个家庭支离破碎。孩子的母亲被金人掳走,不堪羞辱跳河自尽。老伴冲上去和金人拼命,直接被砍成了两段。

不堪的过往和深深的恐惧,笼罩在他们的心头。

知县衙门贴出告示,说大宋和金人已经和好,往后也不再有战争。

百姓们并不相信,因为他们亲眼见识过金人的残暴和无信。可昏昏欲睡的官府,却深信不疑。

老人很紧张,他走到卢小龙跟前:“公子爷,求你把娃儿给带走吧。也算是,给我们家留个种。哪怕你把他当个小猫小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