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快意恩仇(2)(2 / 2)

乾坤已定 沈处默 1304 字 7个月前

世家垄断,出身成为寒微者施展宏图大志的拦路虎。

整个春秋期间,跻身晋国卿位者共72人。除了赵家的家臣臾骈,还有两名普通出身的一共3人位列卿士,其余69人都出自豪门卿族。

楚国更是如此。否则,足智多谋的范蠡也不必背井离乡去到偏居一隅的越国谋求发展。楚国地大兵多,如果能成为楚王的座上宾,纵横捭阖,图谋中原,说不定范蠡能在商鞅之前先把楚国变得国富兵强,在七国中拔得头筹,有朝一日取代秦国成为统一六国的佼佼者。毕竟,历史是由人书写的。

从春秋中期到战国,楚国一直是强国,而且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疆域最广大的诸侯国。在地面战争为主的冷兵器时代,领地辽阔意味着拥有更多的战略纵深和可靠的天然屏障。

可惜,贵族垄断了金字塔的上层,普通人连触碰的机会都没有。这样的约定俗成虽然保障了贵族集团的利益,也因为没有竞争,统治集团日渐散发出没落腐朽的颓废气息。下层人士,只能期待成为某位官员的幕僚,得以仰望中枢。

军功之于讲究身份的年代,如同隋唐发端的开科取士,成为平民实现阶层跃升的制度创新。对于下层人民来说,这是唯一相对公平的晋升之路,是他们改变命运的希望。

“为众设赏,自设罚”,历来是兵家对优秀将领考核的内容之一。有福同享,有难独担,具备这样胸襟格局的将领才能收服将士人心,能打仗,打胜仗。

赵鞅发表的誓师宣言成为赵氏的政治军事改革宣言,也被列为战争动员范本为后世兵家争相效仿。

奖励军功,推行县郡制而非传统的采邑制,成为赵氏独树一帜的改革举措。与革新亩制、减轻赋税、招揽人才、蓄养谋臣一道,共同构成赵鞅变革的全部内容。至此,从经济到政治、军事,旨在促进赵氏繁荣强大的三驾马车初具雏形。

商鞅变法时,将奖励制度制定成军法,也是从此汲取灵感,予以借鉴。战国时期,盛行于强大诸侯国的军功爵位制度大多由此生发。

由此可见,赵鞅是位引领时代潮流的改革家实干家。董安于所料不错,赵鞅并非池中之物,只会继承家业,墨守成规。他或许冲动冷血,也难免躁进固执,可是他顺应了历史的趋势,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看得更远,做得更多,注定赢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