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物理的从业者,徐云对于很多能级、参数的认知要远高于寻常人。
因此在看到霓虹人的需求的时候,他的心中便冒出了某些判断。
43v、54v、59v、66v还有74v这五个数字,实际上对标的应该是真实对撞结果中的437v、55v、577v、633v还有716v这五个能级。
这五个能级在整个粒子模型的探索历史上还是很有名气的,因为在这五个能级上都出现了特殊的波峰频谱。
波峰频谱在报告层面基本上可以和潜在粒子这四个字挂钩,不过也仅仅是潜在而已。
历史上不乏被虚假波峰误导的情况,最有代表性的就是2015年cern发现的那个750v的迹象。
当时有人高呼发现了第二枚希格斯粒子,还有人宣称超对称理论会即将被证明,但最终的结果现实这玩意儿只是统计涨落。
还有海对面去年在12v发现的一个波峰,九所藤校花了半年研究,最终发现是最初统计的电脑屏幕出问题了 上头那五个能级也是如此。
按照原本历史发展。
这五个粒子的能级将会在12年后被人通过计算得出,多个加速器验证后发现确实存在这个波峰,一度引起了不小的热议。
很多人都认为这五组数据能够证明一个新物理的存在,如同决定胜负的冠军一样,成为一个时代的新。
但二十七年之后海对面的布鲁海文实验室的结果杀死了这场比赛,他们宣布这五个波峰都只是震荡峰而已 因此这五个波峰在历史上也被称为五子不行,还有些人则叫它们虚空冠军啥的。
眼下随着元强子模型的提前问世,汤川秀树能够计算出来五个能级并不令人意外——还是那句话,不管这霓虹人有多该死,他的能力还是极其顶尖的。
甚至放眼当下的物理学界,汤川秀树都能排在前十,要知道,现在海森堡都还没死呢。
徐云当年读书的时候没少接触过这五个能级,所以在看到他们的时候便想到了某些可能。
另外引起他注意的还有一点:
霓虹人需要的参数。
“郭工。”
只见徐云指着面前的文件,对老郭解释道:
“中子散射角度,粒子碰撞截面这两个参数还好说,它们都是对撞实验必须要收集的数据,霓虹人要它们是正常的。”
“强子态方程虽然比较少见,但硬要找理由倒也不是不能解释,毕竟现在多重态计算都要它嘛。”
“但剩下的衰变宽度和s矩阵手征参数就很少见了,这摆明了和简并子空间有关。”
说到这里。
徐云抬头环视了现场三人一番,做出了最终判断。
“因此倘若我所料不错,这次他们应该是发现了su(5)理论的蛛丝马迹。”
老郭顿时一怔:
早先提及过。
目前粒子领域中的群只有三个,分别是u(1)、su(2)以及su(3),对应电磁力、弱力和强力。
引力理论上应该是su(4),不过它不符合规范群的表达式,所以su(4)便被空出来了。
目前的su(4)是一个纯数学群,可以描述c—g级数或者直积分解的主要结果,没有对应某个物理框架。
因此su(5)这个词单纯从物理圈内的命名习惯上来看,似乎便有些汇总的意味。
莫非说
看着思维有些发散的老郭,徐云连忙再给他打了个预防针:
“郭工,您就放心吧。”
“虽然su(5)这概念听起来很唬人,而且确实是一个大一统的模型概念,但是”
“它其实是一个错误的框架,研究下去啥都不会发现的。”
说到最后。
徐云的眼中甚至冒出了一丝幸灾乐祸的神色 大一统理论。
这是从引力和电磁力被发现后就在被讨论的话题,例如老爱的后半生就在鼓捣这两个玩意儿。
后来随着强力与弱力的发现,这个理论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
它并没有随着粒子模型的发展而逐渐被淘汰,反而在后世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了这个理论。
比如在徐云穿越来的2023年。
威腾的理论、超对称理论都属于有机会登顶封神的大一统模型。
不过另一方面。
研究大一统理论的科学家虽然多,但被淘汰的大一统模型也少不到哪儿去。
比如说t理论。
比如说宇宙牌局模型。
比如说定杆框架。
又比如说徐云当年中二期搞的徐氏大一统理论。
再比如
su(5)大统一模型。
历史上,su(5)大一统理论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