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吆,这不是寇大爷嘛,我一个小辈,怎么能占您这么大便宜呢?”唐植桐转过脸一瞧,原来是老寇,他因为行事算计,街坊都称他为“老抠”。
“嘿,瞧见没,要不是干部呢,还是桉子会来事。那要不补四毛?都是多年的街坊,我也不好意思要你五毛啊。”老寇笑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卖力的夸赞唐植桐,心里想的这句话搭的是真不亏。
“不是,寇大爷,我没钱,我吃着粗粮挺香的,不打算换。您要是需要细粮,我家也有三十多斤细粮票,您一斤补我两毛钱差价就成。”唐植桐笑呵呵的给老寇比了个“耶”,觉得老寇的语文阅读理解有待加强,自己啥时候说要跟他加价换粮票了?
老朱在一旁没憋住,笑出了声。
吕德贤稍微好一点,转过脸去,用手捂着嘴,憋的辛苦,心想老抠脑子有毛病吧?竟然想从唐植桐身上找便宜占。
“你这孩子,逗你大爷玩呢。”老寇这下总算听出了门道,老脸就有些挂不住了。
“瞧您说的,我哪有逗您玩?不是您自己说一斤粗细粮票有五毛钱差价吗?您既然能知道价格,肯定有门路。就算一天倒十斤,也有五块钱,一个月就是一百五,一年就是一千八!好家伙!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忙活上俩月够家里一年开销了!”唐植桐调侃道。
倒卖粮票?呵,唐植桐不干这事。
这里面差价非常明显,有脑子的不止唐植桐一个,为什么没人去倒呢?毕竟这比卖体力轻快多了!
可能会有人想,票贩子把持着市场,肯定会通过一些暴力或见不得人的手段维持自己的垄断地位。
但问题是,这一阵子,也没人去把这帮人一网打尽啊?
这就耐人寻味了,这些粮票到底是从哪来的呢?
每个人的定量只有那么些,自己还吃不饱呢,怎么可能往外卖?
来源非常耐人寻味。
俗话说,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但唐植桐不打算追根究底,也不太敢去追根究底。
“我哪有那么多粮票?”老寇一听唐植桐给算的账,眼睛瞪得像铜铃,自己从来没往这个角度想,不过转念一想,随即痛心疾首,自个没有这么多粮票啊,赚不到钱就等于损失了,一年损失小两千呢!
“嘿,老抠,你不是以前给老万家扛过活吗?去找他呀,他家大业大的,不缺钱。”老朱在旁边拱火道。
“哼,老万啊,他比我还算计,我算计不过他。”老寇听了连连摆手,一副压根就不想去自找麻烦的模样。
“桉子,你刚才自行车后面带的什么?粮食?”吕德贤插话问道。
“唉吆,吕大爷真瞧得起我,瞧我这手,一手的煤沫子。这不是天冷了嘛,局里给大家发了点煤取暖。我要是能搞到粮食就好了。”唐植桐亮出自己抓袋子蹭手上的煤灰给几个老爷们看,同时觉得吕德贤是故意这么问的,见不得自己好是吧?
“嗐,现在多缺粮食,哪有那么好买。”老朱帮唐植桐打了个圆场。
“对,要不还是吕大爷痛快呢,一下子就把刘张氏的账给清了,局气!”唐植桐不软不硬刺挠了吕德贤一句,不待他回怼,便直接说道:“几位大爷先聊着,我得先回去把煤给卸下来。”
“瞧瞧,桉子的单位多好,还发煤呢。老吕,你们单位打算发点啥?”老寇看着唐植桐远去,眼里充满了羡慕。
“我们单位啊,估计能发点西北风吧,分你点,要不要?”吕德贤调侃道,前两天刚发了两包点心,但他不想露这个头。
“嘿,西北风还用你发?张开嘴就能喝到口。哎,老吕,你那粮票哪来的?”老寇揣着手,用胳膊肘碰了一下吕德贤,悄声问道。
“前两天街道发的呗。”买粮票的事情不光彩,吕德贤不想透露,反正粮票上面没写名字,粮本也不会拿出来给别人看,自己说啥就是啥。
“别装了,你用自己的粮票替刘张氏还账,你过两天吃啥?”老寇一脸不相信。
“到时候再说呗,实在不行就喝粥。”吕德贤嘴紧,硬是不开口。
“算了,不跟你磨牙了,我还是回家躺着吧,省点粮食。”老寇见吕德贤不说,转过头去,提着自己从水井里打上来的水,慢慢悠悠的往家走。
为了省那点水费,寇家一年到头都喝井水,每个月能省下好几分钱呢。
回家的路上,老寇琢磨唐植桐说的法子,但自己只是听别人说了粮票价格,不知道人家都是在哪买卖,要不回头再打听一下?
“妈,给您买了双鞋。”唐植桐将煤倒进煤堆里,进屋洗洗手,从挎包里拿出老棉鞋递给张桂芳。
“你这孩子,我又不是没有穿的,花这个钱干嘛?”张桂芳第一反应不是欣慰,而是疼钱。
“没花几个钱,我们学校给学生准备的,学校出大头,个人出几毛钱。我寻思着家里就您缺双像样的棉鞋,就要了一双。您试试,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