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厂长牛永贵和车间主任,几位科长,不能说工作没有水平。
只能说水平一般。
让他们按部就班,完成上级下达的生产任务没问题。
想让他们开动脑筋,想办法创汇增加收入。
等于是对牛弹琴。
这么想来,主意肯定出自他人之手。
涉及十九万外汇的订购合同,县机械厂既没派厂长过来,也没派副厂长。
反而派了一名临时工。
事情一下子变得很值得玩味。
“领导,您说得没错,想法是我提出来的,不过是大家一块完善的。”
“果然是你,等等!你的名字,我好像在哪听过。”
方博脸揉了揉太阳穴。
感觉林凯峰这个名字非常耳熟。
具体在哪听过,一时间又想不起来。
林凯峰主动说道“报告领导,不久前,我曾给县里的翻译组,翻译过几篇论文。”
“我想起来了!!原来是你小子。”
方博年像是第一次认识林凯峰。
从头到脚,重新打量了一遍。
几天前。
市工业出版社的黄副社长,将一批翻译好的外文资料交给方博年。
由方博年整理汇总,汇报到省里。
再由省里交给国家相关部门。
谈工作的过程中,黄副社长对一个叫林凯峰的年轻人赞许有加。
声称林凯峰不但懂外语,更懂技术资料中的相关专业词汇。
最为难得的是。
林凯峰翻译的两份论文,有一份是军事装备论文。
或许能够对国防建设,起到一定的帮助。
当地地处边陲,高级知识分子稀缺。
下面插队知青,出了一个既懂外文,又懂得相关专业词汇的人才。
可说是凤毛麟角。
也是因此,方博年将林凯峰的名字记住了。
没承想。
被黄副社长大夸特夸的高级知识分子,成了县机械厂的临时工。
更想不到,林凯峰有这么大的胆子。
方博年沉声说道“对方是什么意思?”
“心照不宣。”
林凯峰解释道“桑国也怕有人从中作梗。”
得到想要的答案,方博年再次陷入沉思。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