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首,我们为什么要往土耳其和伊朗进行渗透?”
海德里希对于斯特拉瑟的要求有些不解,在他的印象中,这两个小国可没有什么存在感,如果没有必要的理由,他可不想浪费人力去这两个国家。
“为了石油,想要打1场战争,石油是必不可少的资源,我们的坦克、飞机、航母都需要石油才能开动。
1旦没有了石油,那么这些家伙都是1些铁疙瘩罢了。”
在主持完奥运会的开幕式之后,斯特拉瑟便急匆匆的离开了现场。
德国表面上维持1股爱好和平的形象,但是背地里的备战工作可1点没有放缓。
“石油不是有苏联可以提供吗?”
海德里希知道,苏联的巴库油田产油量维持苏德两国的消耗完全没有问题。
“莱茵哈特,你要知道苏联的石油再好也没有德国的石油好。
况且,苏联的石油也不是免费的,需要我们拿技术去换。
所以说如果能够拿下中东地区,那么我们就再也不用为石油发愁了。”
没有人会嫌自己的石油多,斯特拉瑟也是1样。
纳粹德国要说2战时期最头疼的事,那肯定是资源和钱,其中资源中最缺乏的很明显是石油。
德国在1940年的石油总产量是480万吨,合成燃料总量是320万吨。
其国内的石油储量仅仅就够和平时期消耗的3个月多1点,战争消耗更是1个月都不够。
所以德国必须得获得源源不断的石油供应才能维持它的战争机器。
我们都知道,全世界石油最多的地方,自然要数那些中东国家了,正所谓:
地上插管子就出石油,中东很多国家都是“富得流油”,石油多的用不完。
德国本来计划储备150万吨石油,但是实际上连这个数字的3分之1都没够。
这样巨大的缺口之下,为何德国不进攻中东夺取石油,反而要在作战计划里面再3强调对苏联的高加索油田发动进攻呢?
这个决定的背后,究竟都有哪些因素在其中影响着德国呢?
对于德国来说,从中东获得石油从来就不是没有考虑过的问题,德国对中东的石油从来都是觊觎已久。
但是之所以德国没有直接进攻中东,其原因大致有两个:
第1,大门打不开。
第2,背后有门神。
我们先来说说这个大门打不开的问题,中东的大门是什么?
我们其实很容易想到答案——土耳其。
作为中东的大门,土耳其某种意义上是德国必须通过的第1道屏障,不过面对土耳其德国可就犯了难。
首先,德国不能打土耳其,为啥呢?
因为土耳其在2战前期不仅对德国十分友好,而且还保持中立,德国没有进攻土耳其的任何借口。
相反,德国要是打了土耳其,反而可能让土耳其直接倒向苏联,那么苏联可就能通过黑海到地中海获得补给,这对德国进攻苏联是大大的不利。
当时土耳其的态度就是,你盟军逼我打德国我就投降德国,你德国逼我打盟军我就投降盟军,反正我是谁也打不过。
那么德国能不能借道土耳其进攻中东呢?
其实这也不行,当时土耳其的中立政策让各国都无法从其领土上通过,强行通过只能引发战争,所以实际上德国当时走土耳其这条路是完全走不通的。
好在土耳其也宣布不会参与2战帮助盟国,所以双方也都乐于见到土耳其中立的局面,至少不倒向对方就算自己的胜利了。
但是斯特拉瑟就不会有这个顾忌了,他本来就是要发动战争的,也不在乎多打1个土耳其。
反正德国现在跟苏联交好,土耳其也不可能向苏联投降,大不了跟苏联达成协议,共同“解放”土耳其。
不过更大的可能还是苏联现在忙着镇压国内的黑军,没有心思管土耳其的事情。
况且,德国绝对不是只有1扇门可以选择。
当德国在苏联推进如飞的时候,伊朗也成了德国的选项之1。
伊朗的北部地区与苏联接壤,同时也与德国占领区相连,而且当时的中东如沙特等国家都在英国的控制之下,英国援助苏联的唯1通道就是伊朗,这样1来伊朗就成了3方的必争之地。
在这1点上,英苏的动作可比德国快多了。
1941年8月25日,英、苏军队分别从南、北重兵占领伊朗。
不久之后的1942年1月29日,在英国和苏联的刺刀之下,英、苏、伊朗3国签定了同盟条约。
这条约直接把伊朗对德国的大门给关上了。
最初的时候伊朗可不想参与这场世界大战。
毕竟伊朗这国家虽然古代1度是波斯帝国威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