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须德海,伤心之海(1 / 2)

法兰西1794 管杀不管填 1664 字 4个月前

须德海原为北海的海湾,英国人称之为“南海”。这片海面原为密布湖泊的低地,湖水经莱茵河1支流排泻入海。

大约是在13世纪的时候,北海的海平面大幅度上升,大量海水冲入内6地区,淹没大片土地,最终形成了须德海本身。

1直到20世纪期间,须德海伸入尼德兰的北海海湾,面积广达5千平方公里;与北海原隔著弧形的沙地,即今西弗里西亚群岛。也是从那时起,荷兰原住民就开始筑堤垒台,与海水争地。

等到了2十世纪2十年代,荷兰启动了“须德海工程建设”。1932年5月建成长29公里、宽90米、高出海面7米的拦海大坝,连接须德海北口两岸,使4千平方公里的海湾变成内湖。

如今的须德海已消失于荷兰地图之上近百年,其大致位置就是现在的艾瑟尔湖和马肯湖,以及两湖沿岸1千6百多平方公里的6地(圩田)。而这其中,围海造田的区域近70,都集中于左岸。

时间回到1797年10月下旬,上述地域依然属于须德海,也就是英国人所说的“南海”(相对于北海而言)。至于须德海与北海之间的主要通航区域,就位于海尔德要塞的北面海域。

在联军士兵顺利登6卡兰茨奥赫海滩的第3天,原本信心十足的英国海军上将约翰·杰维斯,就站在海尔德要塞的瞭望台上。他手举单筒望远镜,1脸无奈的眺望那1望无垠的须德海(南海)。

此刻,在这位英国海军指挥官身后的,尚有10多艘不同等级的战列舰与巡航舰,静静停泊于海尔德要塞的外海。在面对前方数英里外的须德海,原本威风凛凛的英国舰队却不敢再越雷池1步。

此刻的杰维斯上将已经有些后悔了,没能让英国情报部门配合荷兰贵族,成功拉拢那11艘想要投诚的尼德兰战舰。

尽管自己1贯看不起那些装备落后、吨位小、火炮攻击力不足的“娘们儿”,然而这些吃水浅,机动灵活的荷兰军舰却非常适合在须德海1带作战。

因为在海尔德要塞与北面的特塞尔岛(属西弗里西亚群岛)之间的马尔斯水道,存在有1条泾渭分明的分界线。

以西的北海,水深超过了40米,适合所有大型舰船进行自由航行;而以东,属于须德海的范围,平均水深为4到8米。

如果将须德海再做细分,从海尔德要塞到登乌弗尔,属于外须德海,也就是现如今的瓦登海,水深保持在6到8米;而登乌弗尔以东以南,属于(内)须德海,平均水深为4到5米。

在理论上,外须德海的航运水道,是可以让英国的3级战列舰通行的。但问题是那些刚刚列装到英国舰队的,原法式“74炮舰”排水量普遍在2000吨以上,有的还高达2800吨,导致船只的吃水深度为7米,意味着舰长与舵手们必须小心翼翼的将他们的舰船,航行于水道的深水区。

1不小心,那刚刚修复好的8艘法国人制造的“74炮舰”,就会非常不幸的搁浅于某个滩涂上,继而成为不知隐藏在哪里的法军地面炮兵的活靶子。

依照英国海军的定级标准,类似3级战列舰的军舰主要为2级炮甲板(少量为3层甲板),火炮数量为64到80门,定员人数是490到720人,排水量1300至1800吨。

很快的,3级战列舰就成为英国海军中,数量最多的主力舰只。在18世纪晚期,英国海军的175艘主力战列舰中就有117艘3级战列舰。此级军舰是当时火力,航速,和造价的结合体,是战列线中的中间力量。

在半年前的哥本哈根海战中,英国海军损失了数量庞大的3级战列舰,包括“悍妇号”、“阿伽门农号”、“女战神号”、“拉塞尔号”、“贝洛娜号”、“格拉顿号”、“罗素号”、“伊西斯号”与“阿登号”等,1共11艘英国制造的3级战列舰。

如果加上被击沉的4艘1级或2级战列舰,合计有15艘大型战列舰;再算上各种巡航舰、小型炮艇等辅助舰船,总计损失了35艘军舰。

鉴于战列舰损失巨大的事实,英国第1海军大臣决定将1747年以来,就是从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开始,包括随后的7年战争,北美独立战争,以及如今的反法同盟战争时期,主要是从法国海军那里缴获的,“外观内置”都相对完好的,封存于普利茅斯军港的近3十艘法式战列舰中,用了半年多的时间,紧急修复了其中的8艘3级战列舰。

这些法式战列舰,就是著名的“74炮”战列舰,属于法国在1730年代开发的舰型,后来普及到欧洲各国。

74炮战列舰成为主力的原因,除了它的强大机动性外,还有1个重要因素:火力。在很多时候,拥有3层连续火炮甲板2级战列舰,其打击力度还远远不如“74舰炮”的3级战列舰。

数周前,将上述法国产、英国修的8艘“74炮舰”,正式归入大英帝国本土舰队的作战序列,并成为杰维斯上将指挥的登6护航舰队的新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