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章 连锁反应(下)(1 / 3)

法兰西1794 管杀不管填 1862 字 3个月前

当巴尔斯与东布罗夫斯基决定前往克拉科夫与“小波兰”,发动大暴动之前,他们曾向“当代欧洲最伟大的统帅”安德鲁-弗兰克,做了1番虚心请教,询问如何才能战胜处于优势的奥地利军队。

再度定义1下,所谓的“小波兰”,就是波兰联邦的南部地区包括11个省,5个公国和邦等。主要是奥地利人占领的波兰领土,诸如克拉科夫、加里西亚、桑多米尔和卢布林都在小波兰范围之内。

另外,已经灭亡的波兰联邦的北部和西北部被称为“大波兰”,而当下的“大波兰”,主要沦为普鲁士在瓜分波兰时占领的领土。

熟读史书又喜欢给人讲故事的“懂王”,随即给两位波兰领导人上了1节欧洲的军事历史课。

他说:“先生们,等到你们回到波兰,拿下旧都克拉科夫后所做的第1件事情,就是要在小波兰与喀尔巴阡山地区,精心策划1场新的3王之战。”

所谓的“3王之战”,就是马哈赞河之战,也称“葡摩战争”。为征服摩洛哥,葡萄牙国王塞巴斯蒂昂1世以讨伐异教徒为名,率军25万雇佣兵于1578年6月在北非丹吉尔登6。

摩洛哥被废国王穆泰瓦基勒率部投降葡萄牙军队,而现任国王马利克率步、骑兵5万人迎战。

在战斗过程中,马利克大胆采取了诱敌深入、以逸待劳的策略,主动向内地撤退。

缺乏战斗经验的葡萄牙君主塞巴斯蒂昂轻敌冒进,向克比尔堡推进,深入干燥的山区。

炎热的天气、长期的行军消耗了葡军的战斗力。8月4日,马利克乘葡军疲惫不堪之际,率领5万大军突然发起攻击……

此役,马利克大获全胜,葡军伤亡8千人、被俘15万人,落荒而逃的葡萄牙国王塞巴斯蒂昂淹死在了马哈赞河之中。

这1战不仅让摩洛哥从4面楚歌的危险境地中挣脱出来,也让葡萄牙这个人类历史上的第1个远海帝国,葬送了自己近百年积累起来的国运,并为两年后的葡萄牙王位继承战争埋下伏笔。

“……我大胆的预测,小波兰战场的未来格局也如3王之战那般,奥军的实力要远远强于波兰。不仅如此,在加利西亚还有成千上万的叛国农奴明里暗地协助入侵者。

为了赢得最后的胜利,你们必须效仿摩洛哥国王诱敌深入、以逸待劳的策略,引诱奥地利人轻敌冒进,在设定的有利于我方的战场上进行最后的决战。

此外,森林与山区那种崎岖陡峭的道路,艰苦漫长的补给线,以及各种各样的军旅疾病,都将是你们最得力的援军……毫无疑问的,想要将诱敌深入贯彻到底,你们需要抛出足够的诱饵。”

对于有着“欧洲第1战神”美誉的安德鲁,他为弱小的波兰拟定了战胜强大奥地利的战略思想,自然是绝对正确的。

只是安德鲁没能想到的,巴尔斯与东布罗夫斯基2人不仅将自己的战略思想奉为金科玉律,而且推陈出新,竟然将起义首都克拉科夫作为霍茨男爵中将无法拒绝的诱饵,顺利吸引了奥地利军队。

最初的时候,安德鲁只不过是想要波兰人模仿“3王之战”,但没打算让他们超越。很快的,战场情况就发生了根本变化,波兰人居然能够提前16年,在克拉科夫上演1出“火烧莫斯科”的大戏。

9月末与10月间,在霍茨男爵中将决定将喀尔巴阡兵团撤离克拉科夫,带回斯洛伐克西部(属于匈牙利王国)的时候,早有准备的数万波兰军民已早早的埋伏于茂密的山林间,凭借机动灵活大胆的游击战术,对撤退途中因为补给困难而士气低落的奥地利侵略者,实施了昼夜不停的袭扰战。

在从克拉科夫撤退的时候,奥地利的兵团主力尚有15万人。24小时过后,之前负责追击波军左右两翼的奥军也6续收到了撤退命令,大部分士兵成功摆脱波兰追兵,与兵团主力会合1处。

这个时候,奥属喀尔巴阡兵团的总兵力,1度达到了2万人左右。

然而,当奥地利兵团在从克拉科夫到特尔瓦纳(斯洛伐克西部),长达600多公里的撤退途中,大部分士兵都被打死、逃亡、受伤、被俘或留在补给线上。

1797年,波兰的冬天似乎提前了1个多月,伴随着大风和降雪,奥军遭到前所未有的严寒、饥饿打击,以及波军永无休止的袭扰。

在遭遇波兰士兵追击30多天后,11月初,仅有少量奥军非常幸运的翻越了喀尔巴阡山脉,又1次回到特尔瓦纳基地。

不过此刻,奥军的总指挥,霍茨男爵中将却在1场阻击战中,被手持线膛米尼枪的波兰狙击手成功击杀。

最终,这3600名士气低落、疲惫不堪、饥肠辘辘的奥地利士兵,带着指挥官霍茨中将的遗体,侥幸返回了斯洛伐克的驻地。

这些人可怜且狼狈的模样,与两个月之前,28万“哈布斯堡雄狮”出征的情景,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波兰人反击奥地利侵略者的过程中,席塞尔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