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八三章 后方的担忧(2 / 3)

怒海覆清1852 董王不懂 1630 字 7个月前

,他想要在中路取得1场胜利。

这个时候,王猛的小分队将托木斯克的情报给传递回来了。

李开芳觉得光是自己手中的人便可以对付赫连斯基的援军。

无事可做的陈玉成军团正好可以直插敌人的后方。

他们的目标便是巴尔纳廓。

这座城市已经成为了沙俄在东方的后勤中转中心。

华族军队终于要将触手伸到西西伯利亚。

这场战争开始从内线防御向主动进攻转化。

从目前来说,这场战争华族占在上风。

不过连续3场战役下来,华族的压力也很大。

在周藤虎找到自己诉苦之后,董良不得不将内阁和总司召集到1起来开会。

会议在元首府小会议室举行。

董良首先肯定了军方在第1阶段战役中取得的胜利成果。

他让总司要切实制定方案,巩固当前的胜利成果。

同时要通报全军,让大家务必要戒骄戒躁,继续发扬稳扎稳打的作风,绝对不能贪功冒进。

然后徐金池介绍了这段时间的物资消耗。

听到那巨大的数字,众人不禁感到震惊。

周藤虎当即指出西北铁路的建设已经全面铺开。

各个路段都即将要铺设铁轨,这才是最花钱的阶段。

但是他们现在什么都缺,就连枕木的数量都不够。

由于西北地区的林地破坏严重,华族官府在很多地方都下了禁伐令。

尤其是在黄河沿岸地区,不仅不能砍伐树木,当地官府每年还要组织移民,同时在移民空出的土地上退耕还林。所以这枕木只能从关外和南洋运来。

为了节约运输的成本,铁路公司直接将订单和规格下到木材产地。

然后枕木在当地生产好之后再运送过来。

铁轨的要求就高了,要用专门的钢材。

能够生产这种钢材的钢铁厂,华族不到5家。

商部不得不组织进口大量的铁轨。

董良看向众人说道:“我们当前的财政资金还是比较充裕的。问题主要出在物资上。不过问题都是暂时性的,随着我们1批新建的工程投产,这种问题势必会得到解决。”

“元首,正如您所说,问题是暂时性的,现在是不是优先修建西北铁路?如果是的话,我建议前线的进攻节奏暂时放缓。按照这样的节奏下去,属下以为财政难以维持。”

华族在北线只是维持了雪城。但是中线1下子推进到了图伦,而且李开芳还有更大的野心。

南线的左季高倒是没有什么继续动作,估计也在憋着什么大招呢。

周藤虎为了华族财政着想希望通过董良的嘴来警告1下这些前线将领。

“你们都悠着点啊,打胜仗1时爽,然而后方撑不住啊。”

“1座图伦城就要增加1个守备师,这个师的人员、装备全都要从后方凑出来,成本太高。西北之战还无法以战养战,所占领的地方大都是蛮荒之地,1时无法取得回报。”

周藤虎说的这些话有没有道理?

自然是句句在理,但是打仗不就是要吃苦吗?前线的将士不仅仅要吃苦,还要冒着生命的危险呢。

后方的百姓就跟着吃点苦又能怎么样?

有人问道,问话的自然是总司的人。

周藤虎可以理解他们的心情。

他继续解释道:“不是后方的官府怕吃苦,也不是百姓怕吃苦。实在是华族的恢复重建到了关键的时候,现在华族内部统1市场正在筹划当中。1旦因为战事投入过多让后方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很可能让百姓对经济的恢复失去信心。那么我们这种积极上升的经济发展势头就将戛然而止。这种破坏可能会让华族经济复苏向后延迟十几年甚至更多的时间。”

周藤虎作为内阁总理,没有军事领导权。他的任务始终是将华族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恢复放在第1位上。

这1点没有问题,也是董良和周藤虎之间的约定。

华族当前的主要任务应该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虽然外部的战争还没有结束。

但是应该尽量降低战争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今年夏收,北方有4个省份的粮食产量还无法做到自给自足,如果不转移赈济的话,依然有可能会有百姓饿死。”

周藤虎见到军方的人不服气,于是便将血淋淋的事实摆到了众人的面前。

董良叹了1口气说道:“我们华族不能做2世而亡的暴秦便是因为接连不断的军事胜利,导致所有的国民都迷信军事,在统1天下之后,不仅仅没有让6国的百姓生活得更好,而是让他们更加地困苦。如果我们华族无法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那么百姓还会将我们推翻。”

董良的话说的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