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七章 陈澧(2 / 2)

怒海覆清1852 董王不懂 1317 字 7个月前

现在的情况是要让百姓病有所医,至于医疗的质量可以慢慢提高。

而且医部1直在研发中成药,就是为了让现有的中药运用起来更加容易。那些赤脚医生只要能够根据病人的症状判断他们是什么问题,然后根据中成药的说明,开出相应的成药便可以了。

战争在继续,但是华族内部的改革1直没有停。董良要将华族的官府建设成1个为华族的发展服务,为百姓的生活服务的官府。

要改变几千年来封建统治模式,这并不是1件容易的事情。传统的华夏文化中,百姓是皇帝的羔羊,官府替皇帝牧羊。

虽然也有1部分人认识到百姓是支撑王朝这艘大船航行的水,但是从来没人将普通的百姓看做是这个国家和民族的主人。

陈澧这个人大名鼎鼎,乃是这广州学术界的泰斗,董良自然是知道的。

事实上他今天在贡院已经见过对方,只是当时的人太多,2人并未做深入的交流。

董良不知道,这人为什么会大晚上来找自己,但是这种人最是清高,你要是不见他,可能会让他记恨你1辈子。

董良可不想有人1直在背后说自己的坏话。

“让他过来吧。”董良坐了下来,又让刚好在房中的尚云帮忙倒1壶茶。

对于董良身边没有侍女这件事情,尚云心里有些矛盾。她觉得以董良现在的地位,身边应该有1群侍女,这才符合他的身份。

但是她又觉得董良这样更加专1,没有哪个女人会心甘情愿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男人。反过来也是1样,男人也不想自己的女人被其他男人分享。

他自己从桌子上的1叠材料中找到了陈澧的资料。

陈澧,43岁,字兰甫,号东塾,广东广州府番禺县人,祖籍浙江绍兴,出生于广州木排头,人称东塾先生。著名经学大师、教育家、思想家。

道光十2年(公元1832)举人,6应会试不中。先后受聘为学海堂学长、菊坡精舍山长。

现在广州4处讲学,提倡朴学,所造就者甚多,形成“东塾学派”。

陈澧对天文、地理、乐律、算术、古文、骈文、填词、书法,无不研习,著述达120余种,著有《东塾读书记》《汉儒通义》《声律通考》等。

他通晓天文地理、乐律算术、骈文填词,是岭南大儒。学术史上主汉宋兼采,力主新式学风。

这样1个人,董良早就注意到了,有名声,有威望,又不守旧,可以作为华族推广西式教育的掌舵者。

不过陈澧今天过来找董良可不是为了毛遂自荐,事实上学术做到他这样的程度,对为官已经没有那么强的兴趣。

想想也是,1个历史上被评为广东9老之1,被称为仅次于曾国藩的晚清名家,不会是1个眼界狭隘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