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此地险峻,但驻守的兵卒并不多,只有千余人。
然而,他并没有因此掉以轻心,而是更加谨慎地制定了作战计划。
当大军抵达雀鼠谷时,关平亲自率军冲锋在前。
他挥舞着长剑,高声呐喊,激励着士兵们奋勇向前。
骑兵们如潮水般涌向谷口,马蹄声震耳欲聋,尘土飞扬。
声势浩大。
步卒们则紧随其后,手持长矛、盾牌,越过骑兵,冲向谷口的魏军营寨。
千余守兵在突如其来的攻击下,显得惊慌失措。
他们虽然奋力抵御,但在大军压境之下,很快便败下阵来。
一些人四散而逃,一些人则跪地求饶。
关平并没有为难他们,而是命令士兵们将他们俘虏,以待后续处理。
攻克雀鼠谷后,大军稍作休整,便继续向北进发。
接下来的目标,是河东通往晋阳盆地的最后一个关口——高壁岭,也被称为韩信岭。
这个关口地势更加险峻,是通往太原的最后一道屏障。
关平知道,此战将更为艰难。
在前往高壁岭的路上,关平不断与将领们商讨战术,制定应对之策。
高壁岭的守军虽然不多,但地形优势却极为明显。
此地山势险峻,峭壁深涧,北倚绵山,南接霍岳,东与灵空山对峙,西与秦王岭相望,乃秦汉时期古官道,地理位置十分险要,扼南北交通之咽喉,历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川陕通衢”之美誉。
公元前196年,北方陈豨反,与匈奴联合进犯中原,刘邦率师亲征。
吕后策划在未央宫变将韩信谋杀,遣人带韩信首级送往山西代县晋见高祖,行至灵石城南高壁岭逢高祖凯旋,遂令葬于岭上,随从军士每人捧土一掬即堆成墓。
故而此地也叫做韩信岭。
韩信岭地势险峻,可惜并无多少魏兵驻守。
间军司消息传来,关中魏军只有千余,其余两千人,是并州五部匈奴,这些人可不会跟着魏军死守。
是故,只要打出了气势,伤亡到了一定程度,韩信岭必下!
综合各方面因素,关平决定采用分兵合击的战术,一部分兵力从正面进攻,吸引守军的注意力;另一部分兵力则从侧翼偷袭,打乱守军的阵脚。
大军在关平的带领下,缓缓向韩信岭进发。
沿途,关平不断与将领们商讨战术细节,确保每个人都明确自己的任务。
战争的胜负往往取决于细节的处理,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导致全盘皆输。
当大军抵达韩信岭时,天空已经微微泛白,晨曦中的山岭显得更加巍峨壮观。
关平站在高处,眺望着前方的关口,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豪情。
他转身对身后的将领们说道:“今日一战,关乎我军能否顺利进入晋阳盆地,大家务必全力以赴!”
“诺!”
将领们齐声应和,声音响彻山谷。
随着一声令下,关平亲自率领主力部队从正面发起进攻。
他身穿铁甲,手持长剑,身先士卒,冲锋陷阵。
长剑在空中划过一道道寒光,每一次挥舞都伴随着一阵破空之声,让人心生寒意。
士兵们在他的带领下,奋勇向前,与守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他们呐喊着,挥舞着手中的兵器,与守军展开了殊死搏斗。
在正面战场上,关平与守军将领展开了激烈的交锋。
两人你来我往,剑光如电,每一次交锋都让人心惊胆战。
关平凭借着高超的剑术和过人的勇气,逐渐占据了上风。
他一边与守军将领缠斗,一边指挥着士兵们进攻,将守军的防线一步步逼退。
与此同时,侧翼的偷袭部队也在关平的精心指挥下,悄然接近了守军的营地。
他们穿着轻便的战甲,手持短刀,身形矫健,如同幽灵一般穿梭在山林之间。
他们的目标是守军的粮草和辎重,一旦得手,将给守军带来致命的打击。
随着一声令下,偷袭部队如猛虎下山般扑向守军营地。
他们迅速而准确地找到了守军的粮草和辎重所在地,点燃了火把,将一切可燃之物都付之一炬。
火光冲天而起,映红了整个山谷。
守军在突如其来的攻击下,顿时乱了阵脚。
他们试图反击,但偷袭部队早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利用地形和夜色作为掩护,迅速撤离了现场。
正面战场上的守军见到营地起火,心中更加慌乱。
他们分出一部分兵力去救火,但已经为时已晚。
火势迅速蔓延,将守军的粮草和辎重烧得一干二净。
失去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