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据理力争(1 / 2)

天唐锦绣 公子許 1377 字 7个月前

程咬金传下令去,左武卫兵卒收拢装备辎重,拔营起程,房俊让亲兵于后随行,自己则策马与程咬金并驾齐驱,以此表达自己的充分信任。程咬金对此只是冷冷的看了一眼,一言不发,一路策骑疾驰。

千余人在官道之上打马疾驰,如雷啼声震荡四野,路上行人商贾纷纷退让一旁让开道路,唯恐惊扰这群气势汹汹的悍卒,从而惹祸上身。

如今长安兵变,整个关中乱成一锅粥,即便是河东、中原等地也受到波及,各地门阀开始肆无忌惮的圈占土地、掠夺财富,朝廷制度形同虚设,律法律令弃之不顾,导致人心惶惶,宛若王朝末日。

距离关中颇近的洛阳更是如此,如非李绩统御数十万大军在此驻扎,此地门阀不敢轻举妄动,只怕局势更为慌乱…

洛阳城外,虽然艳阳满天,却依旧冰雪满地。

一个冬天的大雪络绎不绝,在山岭、原野上积攒了厚厚一层,前后堆积、冰冻三尺,若无春风吹拂,自是不会融化。

数十万大军营帐延绵、首尾难顾,旌旗于北风之中烈烈招展,来往巡逻的骑兵步履整齐、气势雄浑。虽然经由辽东那一场未能完胜的大战,又遭逢国都兵变、社稷动荡,甚至于刚刚历经一场萌芽之中的兵变,但东征大军之中依旧士气鼎盛、军心稳固。

房俊将亲兵留在军营之外,自己随着程咬金一路疾驰进入军营。诺大的军营浩瀚连绵,放眼望去营帐犹如海中波浪一般一望无际,旌旗烈烈,杀气腾腾。

房俊不由暗暗心折,他也是带兵的统帅,但从未尝试统御如此之多的兵马。数十万聚集于麾下,安营扎寨、人吃马嚼、前后调度、分派命令,每一件事都意味着数十万人的调动、集结,思虑稍有疏忽便会酿成混乱,甚至于再涉及到不同军队彼此之间的关系,发布军令之时都要左右权衡。

如此之多的兵马猬集一处,每一个命令的下达、每一场战役的谋划、每一支军队的调度,都需要丰富的经验与卓越的能力去深思熟虑、反复权衡。

故而,刘邦问韩信:“如我能将几何”韩信说:“陛下不过能将十万。”刘邦不服:“子有何如”韩信没给刘邦面子:“臣多多而益善耳。”

一员大将能够统御麾下军队纵横不败,却不一定能够统御十万大军屡战屡胜。当军队人数达到一定规模,便会由量变进而引发质变,平素那些战阵之法已经完全不同。

放眼如今之大唐,能够达到“多多益善”这个级别的统帅,亦不过三人耳,李二陛下、李靖、李绩…

即便是号称皇室第一统帅的河间郡王李孝恭,也要稍逊一筹…

行至半途,兵卒尽皆回归左武卫军营,房俊则与程咬金一道继续向前,直抵中军大帐。

大帐之前,设六面大纛,立于中营,以示大本营所在地,军门立两面红旗,又设五方旗分别指向五个方位,亦立于中营,在六面大旗后面,以方便将帅及士兵辨别方位,另外各设队旗二百五十张,为了让各队士兵便于归队及听旗号令,除了红色不得使用外,其他颜色及图案由各队自行设计,多是飞禽猛兽类,随风飘荡猎猎飞舞,威风凛凛。

两派刀斧手分列左右,刃光闪闪、杀气腾腾。

两人及至帐前,分身下马,将缰绳丢给上前来的兵卒,来到大帐门外等候,自有兵卒入内通秉。

须臾,兵卒回转,恭声道:“大帅有请!”

两人这才一先一后进入中军大帐。

大帐内光线有些暗,木墩兽皮椅子桌案等物满满登登,一身戎装的李绩正坐在书案之后执笔批阅文书,两人上前,皆单膝跪地施行军礼,齐声道:“末将参见大帅!”

李绩这才停笔,将毛笔放在一侧笔山上,揉了揉手腕,面色淡然:“免礼吧!”

“喏!”

两人起身,并未就座。

李绩目光在房俊脸上看了一会儿,略微颔首,道:“二郎且先稍待,待本帅处置完公务,再来叙旧。”

而后,他看向程咬金,问道:“可是前来交卸军务?”

将领受命执行军务,主帅会发下令牌,凭此调动军马、全军配合行事,待到军务完成之后,要将令牌上缴,同时勾销军务,以此酌定功勋,予以叙功。

按说程咬金此行之军务再是简单不过,只是护送长孙安业一行抵达“南崤道”而已,不至于出现什么意外,且程咬金眼下全须全尾的站在面前,更没有军务受挫的道理。

程咬金上前两步,双手将令牌上缴,而后道:“末将不辱使命,已将长孙安业一行护送至‘南崤道’,亲眼看着他们进入山中。因当时天色已晚,兵卒困顿不堪,故而于三乡口安营扎寨歇息一晚,尽早方才启程。”

李绩颔首,将令牌收起,淡然道:“如此甚好。”

程咬金交卸了军务,代表他的任务已经完成,不过并未退下,而是有些尴尬的挠挠头,支支吾吾道:“只是长孙安业虽然进入‘南崤道’,返回长安,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