勋。
大明的灭国功勋之中,倭国的令制国不算一国,整个倭国算是一国,在五等功功赏牌的政令推行至今,这是唯一一次大明皇帝恩赏出了一等功赏。
历法准确与否,直接决定了穷民苦力一年收成。
住在城里的老爷少爷们,其实对种地并不了解,大明收粮食的季节,叫做抢收,不是和人抢收,而是和老天爷抢收,天气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了收成,而且岗漠地的土地极为贫瘠,收成的时间更多,抢收就成了农忙的原因之一。
节气更加准确,代表着大明百姓们可以更加准确的安排农桑的灌溉和收获。
种田的农户已经忍受了朝廷的藁税、地主的谷租、乡贤们的朘剥私求,可如果这些粮食,因为历法不准确,导致一年的辛苦都烂在了地里,那才是欲哭无泪,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悲痛。
朱翊钧在西苑宝岐司亲事农桑,也曾经到田间地头亲事农桑,这是他的不务正业,就种地这块,十分不客气的说,张居正都不如朱翊钧懂得多。
朱翊钧不认为他的恩赏过于恩厚,穷民苦力的抗风险能力几乎没有,失地百姓的增多,的确是缙绅们兼并所致,也有历法不准的问题所在,历法不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抗风险能力,直接归零。
历史的车轮来到了大明朝时候,皇权已经不怕势要豪右,势要豪右已经不是世家天下时候,能够左右天命了,大明的皇权,唯独怕百姓们走投无路,因为大明因此而建立。
高迎祥高闯王没能打进京师,把大明皇帝的脑袋拧下来当球踢,李自成李闯王,这第二代闯王,真的在崇祯十七年,打进了京师,灭亡了大明。
“陛下圣明。”张居正一看朱载堉的神情就知道,朱载堉打算拒绝,张居正直接堵了朱载堉的话,不必拒绝。
这个一等功赏,从设立之初,制定的超高标准,就没打算发出去,现在恩赏给了朱载堉。
标准的制定,如果是局限于某种特殊条件,显然是为了某些人专门开的门,而标准的制定,高不可攀,那就代表着从来没打算让人入门。
一等功赏,就是这个高不可攀的门槛,大明英国公府以灭安南封公的超高门槛。
朱载堉有些懵,显然,大明皇帝要发一等功赏的奇功牌,是提前和张居正沟通过的,张居正赞同了陛下的突破常规的胡作非为。
“臣叩谢陛下圣恩。”朱载堉只能甩了甩袖子,领了这份泼天的富贵,一等功赏牌的恩赏规格,比免死金牌还要好使,只要不谋反,基本不会被陛下扔到天牢里。
这是格外的恩荣。
在崇祯六年时,耿定向的徒孙,焦竑的弟子徐光启,就修好了《崇祯历书》,长达十年的崇祯历争开始了,在崇祯十六年的时候,徐光启的《崇祯历书》在多次月食和日食中,表现极好,终于在崇祯十六年推而广之。
崇祯十七年,崇祯皇帝吊死在了煤山之上,大明亡国。
在鞑清近三百年的国运中,清廷的钦天监,十分聪明的进行了技术封存,完全照抄徐光启的崇祯历书关于日食和月食的推算,只在康熙年间出错过一次,还是钦天监的官员抄错了。
“冯大伴,将此进表,送到偏殿第一个橱柜里。”朱翊钧将手中《万历历书》的进表递给了冯保,偏殿橱窗里的东西,可是朱翊钧死后带到棺材里的书证,会用松香琥珀法保存的铁证。
“张大伴,差遣小黄门,将万历历书一百八十三卷,送往太庙,朕带着皇叔,去太庙祭拜列祖列宗。”朱翊钧站起身来,万历历书自然要去太庙告诉祖宗,而后刊行天下。
这也是朱载堉这个庶皇叔,第一次走进大明太庙之内祭拜。
作为郑王府这个小宗,是没有资格到太庙里祭奠的,朱载堉要祭拜都是在皇宫内廷的常祭祠堂里,太庙祭祖,是一种殊荣。
在某个瞬间,朱翊钧其实特别想借着这次太庙祭祖,给朱载堉一个嫡皇叔的身份,但是一想到大明嫡皇叔的厄运,皇帝收起了这个想法,还是庶皇叔的好。
一个嫡四叔朱棣造反成功,成功登基,一个嫡二叔朱高煦造反不成,被宣宗皇帝给火炽铜镕,摁在铜鼎里给活活烧死了。
永乐末年的夺嫡,毫无温情可言。
朱翊钧带着朱载堉来到太庙祭祖,第一次来到太庙。
大明的太庙讲究的是同堂异室,明承唐制,唐朝的太庙就是同堂异室,朱棣造反获得了皇位,迁都北衙之后,建立的太庙也是如此,为天子九庙,就代表着大明太庙只能放的下九块神主牌位,满了之后,就要迁祧。
有一个成语叫束之高阁,就是天子九庙满了之后,迁祧出去的神主牌位,迁入了远祖之庙中,就不会时常祭祀了。
在嘉靖年间大礼仪之争中,把仁宗皇帝给挑了出去,迁到了祧庙里。
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和太宗文皇帝朱棣,是迁不得的,朱棣不是因为晋升为了祖,才迁不得,在成化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