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集《唯识三十颂直解》(2 / 7)

唯识三十颂 妙音0 5987 字 8个月前

善念起恶念。所以我们讲受戒,这个人怎么知道你有得到戒体的?戒体就是防非止恶,就是你的这一念心跟境界接触的时候,你跟染污的境界接触的时候,唉,不可以,你会产生警觉,防非止恶,趋吉避凶——表示你这个有戒体。也就是说修行人,他在面对三宝的境界许下誓愿,我从今以后要——誓断一切恶,无恶不断;誓修一切善,无善不修;誓度一切众生,无一众生而不度。那么许下誓愿以后,他的心识的活动就不是由触来带动,是由作意带动,他经常保持警觉性。

我的生命要做三件事,在我有生之年第一个断恶、第二个修善、第三个度众生。那么他有这样的作意呢,就带动触受想思,就造成一种还灭门,所以五徧行的次第是有这样子差别。当然这样讲,这个作意就很重要,一个人修行人是成功失败,就是你是不是有作意,你没有作意那就由触带动。

作意是整个生起善念恶念的关键点!

在《成唯识论》当中讲到,这个作意是怎么来的呢?作意在《成唯识论》当中有四种力量而形成作意:

(二)以四力成就作意

境界力 忆念力 希望力 串习力

一、境界力

你接触的环境会影响你的作意,一天到晚接触这些五欲的环境,你很容易生起邪恶的作意,你一天到晚在三宝的境界活动,你就能够生起善的作意。说孟母三迁:中国的圣人孟子,孟子他能够成就孟子也是有他的因缘。他一开始住在菜市场旁边,当然孟子很聪明,但这个聪明是不决定的,可能是往善也可能往恶,那么他在菜市场旁边的时候,他整天就学人家怎么样卖菜,怎么样去计算这个价钱?他母亲一看这不行,这样下去以后是个卖菜的,不可以!就搬到坟墓旁边,搬坟墓旁边孟子就整天看人家怎么样祭祀,怎么样吹喇叭打鼓,他也学会了祭祀的礼仪。他母亲还是不满意,这个作意还不好。后来就搬到学校旁边,整天看人家读书,这个时候孟子也学习人家读书,广读圣贤之书,久修圣贤之道,产生了一代的孟子。所以这个环境会影响我们的作意,你所接触的环境。

二、忆念力

这个环境消失以后,你说我出家这么久了,很多事情都已经过去了,我不断的忆念:可能怀念五欲的境界,或者怀念过去的人事。你不断的怀念,也会影响作意。说你虽然在三宝面前许下誓愿,产生一个清净的戒体,有防非止恶,但是你不断的忆念五欲的境界,会破坏你的戒体、伤害你的戒体。忆念力会主导你的作意。虽然你今天很真诚的面对三宝发愿,产生一个清净的作用——所谓的戒体,来保护你自己的善根,但是你不能忆念邪恶的境界,所以忆念力也会产生一种作意。你不断的去想它,你的心也会产生一种作意。

三、希望力

你对生命的希望,你的人生的目标也会影响你的作意。有些人的人生的目标就是追求现世的快乐,追求五欲的快乐,来生去哪里?这跟我不重要,这种人很容易生起邪恶的作意。有些人觉得说今生过得痛苦一点,简单一点没关系,来生往生极乐世界要紧,这个人就很容易生起念佛忆佛的作意,所以你心中的希望影响你的作意。

四、串习力

习惯性的动作,你每天在睡觉之前一定要拜一部八十八佛,你今天拜、明天拜,时间到了,你很自然的时间一到你就会去搭衣,就会去拜佛。你的不断串习,也会产生一种作意。

这四种力量在《成唯识论》当中,它比较强调是忆念力,因为外境不是我们能控制的,说哎呀,所有的事都不要来干扰我,染污的境界都不要跟我接触,事实上也不可能,因为我们生长在秽土,又不是生长在净土,偶尔要出去办事、干什么的。所以这个境界力我们尽量避免,但是不能完全消失。

重点在于内因力——忆念力、希望力、串习力。这当中《成唯识论》很强调忆念力,就是你要念佛念法念僧,来加强你的作意。所以你刚开始受戒的时候,那是一个很粗胚的戒体,很薄弱的戒体,那么你戒体要不断的加强,忆念是个关键。

在窥基大师注解的《唯识二十颂》的疏记当中,他讲一个小故事:说是佛在世的时候,印度有很多的国家,有十六个小国,其中一个小国家,叫做娑婆罗那国,这个国家的国王就是娑婆罗那国王,这个国王他有一个特殊的功德,他长的很庄严,那么这个国王对自己的身相庄严,他也特别的感到非常的满意,所以他每一年一定要举办一个选美大赛,这国家的人,哪一个人能够比国王庄严,赏金一千金。那么办了很多次选美大会以后,没有一个人比国王庄严,当然这个国王觉得也没什么意思了,后来有一个大臣就跟国王建议说,国王你不要老是跟自己的国家比,你要有广大的胸量,你跟外面国家的人,其他人庄严来比比看,全印度你是最庄严,你才值得赞叹。

那么国王就说,印度里面有谁长得庄严呢?有智慧的臣子就说,我听说佛陀有一个弟子叫迦旃延尊者,他这个人善于说法,而且长得很庄严,请他来比比看,你要比胜了,你就是真的是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