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夜复长安(1 / 2)

孔明一边默默抄录一边只觉得大开眼界。

后世的这种损谪之法堪称闻所未闻,甚至有些说法让孔明都有捧腹之感,但又觉得笑出来略显失礼。

但洁白的纸张上有些墨迹歪歪扭扭,已经彰显了主人的不易。

旁边的庞统已经在小声嘀咕了:

“这李世民…诨号怎地如此之多?”

话虽是如此说,但一时间庞统反而也有点羡慕。

毕竟越是如此,反倒越是显得这些后辈对那唐皇的认可。

只是不知道后辈会如何称呼他庞统诨号?

不过考虑到历史上的早逝,庞统反倒是颇有点雄心壮志。

他是绝不满足于凤雏之名居于卧龙之后的。

光幕上的文字反倒是还没结束,庞统捏了捏手指继续抄录。

不过讲道理,抛开能力不谈,英宗跟太宗的相似点还是挺多的,都有御驾亲征,都与兄弟争位,都深刻改变了历史的进程。

好一个抛开能力不谈,好一个改变历史进程,太原公子看了都要直呼晦气。

那能一回事儿吗,都御驾亲征,一个吊着别人打,一个被别人吊着打,一个看胡人跳舞,一个给胡人跳舞,一个御敌千里外,一个亲叩国门。

不一回事儿1,玄武门之变后,魏征这种李建成的旧人都得到重用并留名青史。夺门之变后,于少保反倒是第一时间被血祭,十年头坟头草都三丈高了才平冤昭雪。

这种争论,清朝修的《明史》已经说的挺清楚了:“唐高祖由太宗得天下”。

李世民摇摇头,最大的感受是:

你们甚至都不愿意叫我一声陛下…

哦不对,应该说是,直呼朕的名讳有那么难?上到天策上将,下到李家老二,就没人愿意正经呼朕之名是吧?

不过这些也都是小事儿,除了笑骂两句也犯不上计较。

踱步到房杜身后,眼看着那些浮在光幕上的文字都一字不差的落在纸上,李世民方才舒了一口气。

讲道理这朱祁镇他也不怎么关心,毕竟后辈都说的明明白白,拥重军惨败被俘贻笑千古,跟他一战擒双王根本没有共同语言。

甚至李世民心中隐隐有点失望,他更好奇的是这明朝的开国明君朱元璋。

乞丐出身扫蒙元归一统,后世赞其用兵如神仅次于他,这才是有共同话语的英雄人物!

至于这所谓的英宗,用后世那句话说就是:

正眼瞧他一下,那就算是他李世民输了。

眼看着光幕上最后一行字飘过去,后世的评判之语也让大唐皇帝笑了笑,但也就仅此而已了。

如今贞观初始,群臣竞先,皆欲顺气候之变,造远逾秦汉后望千年之盛世,这般身后名自也不是非常在意了。

随后的事情也算得上轻车熟路。

杜如晦将抄录好的内容整齐且珍而重之的收好,与这些跨千年之间相比,盛唐此时所有的奇珍异宝几乎都黯然失色。

收好之后,杜如晦一如前几次,珍而重之的捧起一个盒子,默默放到了光幕下面随后退开。

而随着那个小盒子的骤然消失,马周也直接瞠目结舌,这般表情也引得贞观群臣放声大笑,终于见这状元失态也!

汴京暖房当中,赵普饶有兴趣的写写停停,种种言论使得他大开眼界,既追思这前唐文皇帝之盛举,亦叹这明帝之昏庸。

被擒的皇帝?读史书时见那唐皇逃了又逃都以为足够失了颜面了,没想到这明帝反倒是更…

不过这所谓的互换之说倒也有趣,小心抬头看了看这隔着石桌隐隐有点剑拔弩张的亲兄弟,赵普也无聊的在脑中给自己安排了一下:

若是能与杨素互换…嗯,不妥,不然还是看看秦王府吧,无论是姓侯的还是姓长孙的似乎都不错。

实在不行魏征也行啊,毕竟能追着唐太宗力谏呢。

想着想着,赵普的嘴角都不由自主翘了起来,心情也好了不少。

而一晃神过去,已经熄灭的光幕又缓缓重新亮起。

刚刚因光幕散去才露出来的棋盘线条也被一层瑰丽的光幕重新遮蔽。

不过这次的内容就和之前稍有不同了。

赵普拧着眉头只能尝试先硬记下来。

那么一如既往的开箱环节!这次大佬寄过来的不得不说文化气息十足,一个仿古,一个架空仿古,可以说基本都占全了,而做工更是不用多说,满分!

只不过考虑到最近快过年了,咱要多补一句,皇叔登长安图不带日历可惜了。

另外这本仿古书虽是日历,但不得不说也太久远了也没法用,话不多说还是欣赏一下吧。

赵普心中略有狐疑,这怎么似在自说自话?

随即目光下移,看到的第一幅图便是一幅画卷。

赵普博学多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