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诸葛村夫(2 / 3)

抄录,辅机也去帮忙。”

还是与此前一般,先说背景,毕竟实际上的战争并不是回合制游戏。

此前曹真伐蜀时,东路司马懿败给汉水,主路曹真困于子午道。

而西线则是有一场夹在史书缝隙里的大胜:阳溪大捷。

同样是因为大雨,魏军当时已经全线撤退,但是鉴于陇右的重要性,以及当时在汉中积蓄了大量的有生力量。

丞相命魏延吴懿领军入西羌凉州地区追击。

魏延领军先行,出祁山,至阳溪一带,遇到了正在往家赶的后将军费曜和雍州刺史郭淮。

因为魏延后来复杂的身份以及史书的惜字如金,因此这场战役的描绘并不多,仅有一个词形容:

“大破”

这个词一般都是用来形容压倒性的胜利。

除了这两个字之外还能从封赏上来一窥战功:

战前魏延是丞相司马,凉州刺史,爵位是都亭侯。

战后魏延获封南郑县侯,升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并假节。

吴懿也蹭到了战功,升左将军,封高阳乡侯。

季汉承汉制,爵位依次是都亭侯、亭侯、都乡侯、乡侯、县侯。

魏延爵位连跳四级,并成为丞相主政时期唯一有假节之荣的将军。

从中可窥阳溪之战是何等大胜。

县侯!简简单单两个字就引得众人心神浮动遐想连篇。

主角魏延更是脸色酡红的仿佛喝醉酒一样,身体都有些摇摇晃晃了。

努力稳定心神,魏延起身便拜:

“延,定不负汉恩!!”

关羽脸色奇怪,庞统孔明神色微妙。

刘备则是很是真诚的将魏延扶了起来:

“今日方知,文长亦乃猛将也!”

魏延兴冲冲的重新跪坐下,便听到张飞幽幽道:

“说不得魏延之死也有蹊跷?”

魏延脸色白了三分。

他知晓光幕有文字记录留存,但因军职不高,故而每次都是默默来默默走。

难道此前光幕有透露自己结局?

刘备对魏延安慰的笑笑,关羽则是拍拍魏延肩膀:

“勿想太多,二十年后之事,思之无益。”

魏延强压下乱糟糟的想法点了点头。

然后马谡的样子忽的就蹦到了魏延脑海中。

但很快魏延就安慰自己:

我有如此功劳,何至于与那废物一般?

另一边角落里简雍将杯子中的梅煎一口饮尽,轻轻打了个嗝儿。

“未能窥见如何大胜,可惜!”

糜竺开玩笑道:“既后世总缺史料,宪和何不自己修书一部?”

“记这些年经历,叙这乱世风土人情。”

“揽宪和伱自己的诙谐之言,勘风闻传言之误。”

简雍越想越动心,这些年他为主公跑东跑西,河北到交州,江东到凉州都去过。

但只靠自己还不够,简雍用热切的眼光看向了糜竺:

“子仲亦见多识广,如今好纸廉价,何不同修?”

糜竺一时间也颇为动心。

“容我思考一二。”

魏延的追击打崩了陇右的士气。

而天气也变得奇怪了起来,史书记载  “去冬十月至三月,不雨。”旱灾已经在慢慢抬头了。

人心浮动之下,丞相亦是敏锐的抓住了这个机会。

公元231年,曹真伐蜀之后的次年,丞相率军,围祁山。

古人说: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咱们讲:战争,打的就是后勤。

丞相北伐被蜀道折磨过无数次,对这种道理自是清楚。

因此木牛流马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

没办法,司马懿屯兵长安,根本不用考虑后勤问题,丞相不搞点发明的话根本没得打。

已经历经战事的丞相这次的手法云淡风轻:大军围祁山城,于祁山城东北修卤城,静待司马懿。

“围点打援!”张飞脱口而出。

最近张飞有空就会看看兵书,因此对这情况看的也清楚。

关羽则有不同看法:

“看似围点打援,实则后发制人,静时以待胜势,颇合以正和、以奇胜之道。”

张飞瞬间感觉自己的书又再次白看了。

二哥说的话都听得懂,组合在一起怎么就看不出来其中意思了?

“张将军,既修卤城,便意在先稳于不败之地,再伺机攻敌要害。”

魏延好心解释道。

关羽摇摇头,只觉得这些都是白说,实际上更在意的是前面的:

“后世之言,颇为高屋建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