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要的是,他要让那些粮铺自食恶果。
“他们不是想垄断整个旌阳甚至整个益州郡的粮食流转,我正好加一把火,给他们一个更加恰当的理由。”
为了吴家对付他而囤积粮食放着不卖,那是赔钱的生意。
得知粮食要涨价,四处购入粮食囤积坐等赚钱,才是商人的思维。
林羽看了一眼从各个粮铺买来的粮食价格,其实他放出去的谣言不是无中生有。
大常尽管平定了国内的战乱,但边境之争从未消停过,只是摩擦不算太大,但驻扎边境的四十万大军,粮食是不可或缺的。
可是去年西北和东北闹了雪灾,今年收成几何还未可知。
所以从北境运送来的粮食,价格比南地来的偏高。
“借助国难炒粮食的人,果然哪个时代都有。”
本着这些无良粮商,谁炒都会炒,粮食不会增加只会转移到某家仓库的既定事实。
林羽才特意制定了这个反击计划,把吴家与他的私斗,拉升到为那些粮商为了谋利,囤粮不卖的高度。
只是这样一来,必须要利用百姓们的舆论,给官府施加压力,出手惩治这些无良粮商,多少还是可能会制造一些缺粮的恐慌。
虽说缺粮恐慌的根本,还是粮食生产不足,但为了弥补自己的过错,他愿意再奖赏自己一个功劳。
“重碧酒成功产出,该给玉兄玉姨写封信报个喜,顺便请他派人去境外的占城转一转,替我找些东西回来。”
之前江南雁要送他境外压榨甘蔗汁的工具时,他就曾考虑过,有朝一日,要派旅团到境外各地转转。
可以发现一些国内还未开拓的商机。
只是大常地大物博自身传承较多,他没功夫往别的方面想,更没有可靠的人前去。
如今天时地利人和,再加上酿酒消耗粮食众多。
吴家已经想到利用断粮做文章,等发现吴伶醉的市场,被重碧酒全部挤压,极可能会鱼死网破。
来一招限酒令。
“有些事还是得未雨绸缪,不能让人卡了脖子。”
像小米、高粱和荞麦这种耐旱抗倒伏的杂粮,朝廷自然不会限制流通,可大米这种稻谷所产出的主食,本身产量不高,很容易遭遇到朝廷的限量。
从而影响重碧酒的生产。
给玉复醉写完信,又亲自去装了十个小酒坛,差了林乘风去城里找驿站,加急将这些东西送去滇南。
按照玉娘母子俩的脚程,为了避免吴家迫害,如今应该到了滇南故乡的边境上了。
“光是送信件,哪怕是加急的,一来一去都要半个多月,通讯不发达的时代,有些事情想做快些都快不了。”
先处理好眼前的事吧。
林羽先去烧窑里,查看了一番字模的情况。
果然还要再烤一日才能用。
“太阳升起这么高,昨晚熬夜的村民应该起床了。”
就在林羽打算去村口的酒坊仓库,让林大姑贴出招工告示。
挑拣粮食,造曲酿酒。
撸起袖子加油干!
这时,林大力和林初东推搡着一个浑身是泥的青年走了过来。
“老爷,我们发现这个人,从天不亮就在后山鬼鬼祟祟的转悠,还以为是村里人迷了路,结果喊他他就开始跑。”
“抓住了以后,一问村民们才知道,根本不是村里人,问他是谁,没想到他居然是个哑巴不说话。”
林大力梆梆给了青年胸口两拳。
青年果然只是闷哼几声,用眼神骂着林大力,一言不发。
林羽饶有兴致地看着这个舌头健在,听得懂大力说的话却故意装聋作哑的青年。
青年鞋子都跑掉了,裤子也被荆棘划得一条一条地挂在腿上,留下了许多血口子。
假如是个正经人,谁会放着好好的路不走往深山老林里躲?
林羽看到对方有些面熟,但一时间想不起是谁来,干脆对着林大力吩咐。
“既然他不说出自己的身份,一定是流民,捆结实些扔河里听天由命,你不说我不说他也不说,谁知道他发生了什么事。”
“老爷说得对,留在家里还浪费粮食,扔河里喂鱼去吧。”
林大力像拎小鸡仔似的,扯着青年身上的绳索,扛在背后就要把人带走。
吓得青年吱哇乱叫,也不敢再当哑巴了。
“放了我!我可是吴家的家奴,有奴籍的!”
“少东家发现我没回去,一定会派人来找我的,你们杀了我会吃官司的!”
哦,原来是吴家人啊。
林羽招了招手,示意林大力将人抬走。
“老爷,还要往河里扔吗?”
“扔,绑一根竹竿别沉下去,等他的少东家来救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