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
第32章,技术问题、一条龙服务(两更求票)(1 / 7)
第32章,技术问题、一条龙服务(两更求票)(1 / 7)
inf
“大家都准备好了么?”
今天是民航客机发动机首次测试的日子。
自从成立这个项目之后,陈国华就知道它会比较慢,却没想到会被拖延了这么久,到现在才开始进行发动机的测试。
“准备好了,主任,我们现在开始么?”
现场,徐德祥等人都盯着前方的两台巨大发动机,只有陈国华盯着自己面前的仪表盘。
只要仪表盘没有问题,那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那就开始吧。”
伴随着陈国华的声音,机器开始启动,发动机便慢慢转动了起来。
各项测试数据开始出现,仪表盘显示正常。
参与测试的石佳怡、沈智扬、范志伦、邵福奇等人,各自负责一个小项目,盯着各自需要完成的任务。
陈国华盯着仪表盘半个小时,然后就放手给石佳怡他们去完成接下来的测试了。
尽管民航客机发动机跟战斗机、轰炸机的发动机有些不同,但也不会相差太远。
所以,让石佳怡他们来负责接下来的测试工作,并不是为难他们。
不管如何,他们始终都需要成长,不可能一直由陈国华来亲自负责这些工作。
现如今的内地,航空飞行器方面的科研人材已经多了不少,这一点跟陈国华这些年一直努力培养人才有很大关系。
这些人才都没有离开过国内,都是本土人才。
比如石佳怡他们这第一批人才,就是从几年前开始培养的。
有这些人才的补充,不管是振华研究所,亦或者是内地的其他科研机构,诸如九所、五院等机构,都有更多的新鲜血液补充。
比较让陈国华无语的是,高中还是名存实亡了。
他妹妹陈小梅已经没有办法继续上学了,却又没办法去工作,暂时只能够参加技术培训。
可是这样的技术培训,基本上就是类似中专一样,真没有什么用处。
有点类似原时空八十年代,那个时代是改开,内地的很多工厂都急需非常专业的工人,所以当时的政策,那就是培养这类专业人才为主。
而事实上,现如今的内地,在陈国华看来,这种中专人才,并不需要太多太多。
相反,一旦大学生一类的科研人才出现断层,到时候想要补充上来,那就真的很麻烦很麻烦了。
所以最近这段时间,陈国华都在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但涉及到了政策层面的问题,那就没办法很快解决。
除了这个麻烦之外,那就是他之前在九月份拿出来的十篇论文。
这十篇论文已经发表出去了,在全球数学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很多数学家看到论文之后,都被震撼到了。
大家都不明白,为什么陈国华会一下子拿出来这么多篇论文。
最关键的是质量还如此之高。
虽说这十篇论文,并没有像之前那样,彻底解决了一些顶级数学问题,但提出来的数学工具也是非常有用的,价值也非常高。
十月份这个月,陈国华就只拿出来一篇论文,同样是只有阶段性成果的论文,并没有完成封顶。
即便如此,也有很多数学家想要来京城这边,跟陈国华交流一二,或者是听他的报告会。
但陈国华拒绝了,他在今年内都不想再开报告会,大概率是明年年初再开报告会。
至于说国际数学家大会这件事,似乎都被大家给遗忘了。
其实也不是遗忘了,而是大家都有些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才好。
一方面,大家都希望陈国华能够继续写论文,推动数学的更快发展,所以暂时没有确定下一届大会的举办地。
另一方面,大家担心确定了京城作为下一届大会的举办场地,陈国华就不会再写论文了。
从目前的全球数学界来说,陈国华带起来的理论热潮,已经蔓延到了很多大学、科研机构了。
比如普林斯顿大学、牛津大学等,这些大学校园的数学研究氛围都已经拉满了。
而这个氛围都是由陈国华给拉起来的。
特别是之前九月份那次,他直接拿出来了十篇论文,直接让全球数学界都彻底沸腾了起来。
似乎大家都被震惊到了。
作为现在世界上唯一的数学全才,陈国华的出现,让大家看到了数学进步的曙光。
如果黎曼假设、n方程、p与np问题、霍奇猜想等顶级数学问题,都被解决的话,那么数学将会发展到什么样的地步,对全球科技有什么样的推动,大家都十分期待。
就目前来说,陈国华是最有可能解决掉这些问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