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一九九七年(2 / 3)

机,他们的飞行速度也就是九百多公里左右的速度。

虽说他们这些客机更多是考虑到运营成本等问题,所以客机速度不可能太快,毕竟六十年代的协和式客机就用血和泪证明了客机速度太快,并不见得是什么好事儿。

因为协和式客机有太多运营上面的困难,噪音大、油耗高、乘坐体验差等等,都是各大航空公司不愿意购买它的原因。

这个时候跑那么快,对飞船内的宇航员来说,那就是致命打击。

“有分贝数据么?什么?只有二十四?”

薛晋权他们也关注到了这一点,因为还在万米高空之下,速度已经突破了两马赫,但龙渊号飞船内的分贝却仅有二十四,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

众所周知,人类正常说话的声音,就是三十到六十左右。

三十分贝就是轻声、小声说话,六十分贝就是大声说话这种音量,而低于三十分贝,则是属于安静状态下的黄金声音,比如图书馆、静谧的夜晚等。

所以,当薛晋权他们注意到这个数据之后,全都惊呼了出来。

顾百顺他们不是专业人员,但旁边有专业的科学家帮忙解释,所以也明白过来了。

“老陈,你是怎么做到的呀?这属实是牛逼啊!”

听到章济川他们几人的惊呼声,陈国华笑了笑,道:

“你们也都知道,霸王号空间运输飞船就是我设计的,当时我就想到过关于噪音这一点,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的话,那么这艘飞船无疑是失败的”

关于飞行器降噪问题,如果是参考劳斯莱斯汽车,那就太失败了,因为他们是利用增加汽车的重量来降低噪音的。

一辆劳斯莱斯汽车,除了本身的汽车架构之外,它本身的降噪材料大约是一百三十公斤左右。

这样的降噪材料,对于一辆汽车来说,其实还是可以接受的。

但对于宇宙飞船来说,就非常不可取了。

所以,陈国华都是通过研发新型降噪材料才降低噪音。

所谓新型材料可不仅仅只是市面上的各种隔音棉那种材料,更多是从根源上降低噪音,比如龙渊号表面涂层,这一涂层本身就有降噪功能,它最少能够降低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噪音。

在经过坚硬的金属隔板,噪音就能够降低到百分之九十五,最后一层则是龙渊号内层夹层,噪音到了这里,已经被降低到了百分之九十八以上。

还有就是发动机的噪音,这同样也是陈国华攻关的难点。

大家听完陈国华的陈述之后,才知道他到底做了多少工作和努力。

“当然,龙渊号上面的大部分技术,其实是靠我自己来完成的,而不是单纯靠嫦娥人工智能和机器人”

嫦娥人工智能到了初阶中段这个智能水平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所以他刚才跟众人说的话,其实是有所保留的。

讲真的,在龙渊号的整个研发过程中,嫦娥人工智能帮他完成了超过百分之八十的工作。

他需要做的工作,只不过是完成一些相对困难的研发工作罢了。

大部分繁复的计算问题,都不需要陈国华去思考,他只需要抽样对其中几项实验数据进行有针对性地检查就可以了。

如果是结果出了问题,那么他就必须要推导重新来过。

可一项数据,比如说龙渊号空间运输飞船的引擎,它的极限飞行速度、耐温等各方面性能,都是可以数据化显示出来的。

如果这个引擎跟它的前任版本没有什么数据更新,或者更准确来说,它还是没什么两样的话,陈国华就要怀疑是自己的初始研发技术是不是出了问题。

但直到龙渊号空间运输飞船的试制机都完美地通过了各项测试数据,并且也完成了各项试飞测试工作,都依然没有出现任何问题,这就说明陈国华的技术完全没有问题。

不提陈国华他们的讨论,此时龙渊号冲破了大气层,朝着太空以更快速度突飞猛进。

直到速度突破了第二宇宙速度,甚至还在加速的时候,整个会议室内的所有人,都彻底懵圈了。

吸气声不断响起。

到了这个时候,大家才明白为什么陈国华说二十个小时内可以往返一次月球,好家伙,还真是谦虚了呢。

因为按照现在每秒十二公里多的飞行速度,三十八万公里的距离,也仅仅只需要八点七个小时啊。

更何况,它的速度还在继续飙升,很快就突破到了十二点八公里每秒的速度。

以这个速度的话,那就更快了,只需要八点二个小时就可以了。

“老陈,你还真是牛逼啊,这么看来,二十个小时一个来回,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薛晋权在查看到现在的速度之后,也很快计算出了龙渊号抵达月球所需要的时间,接着又查看了一下其他数据,发现各项数据完全正常。